觀星 影星 心得 分享 2.0 - 地點篇
|
|
森里
2012-09-14
1814
0
|
觀星 影星 心得 分享 2.0 - 地點篇ver 2.0 已有 ver 1.0的内容呢, 直接看 ver 2.0 就可 ( ̄▽ ̄)~* ( ̄▽ ̄)" <<<< ver 2.0 由 lala 隊開始 ^^ 請 look 落去 Ver 1.0 地點篇 2010年10月17日下午10:59 呢 張 係 2009年 一 月 一 日 係 大 霧 山 影 的 ﹐ 第 一 次 影 星 星 期六晚 原本約了朋友們 入東壩 影星星同日出 ﹐當日下午都 仲 見 到 有 D藍 天 的 ﹐ 不 過 黃昏 天 色灰灰 的 ﹐ 但 check 過 天 文 台 又 話 雲量 稀薄 ﹐ 所以就改左交 通方便D gei 大坳門﹐ 不過越夜就越多雲 ........... 最後決定取消 。 影星 觀星 分享想 寫 好 耐 呢 ﹐ 反正未定下一次 影星地方 ﹐開始寫下少少經驗之談 先 ﹐ 嘻嘻 ﹐ 影過幾次星星 ﹐對影星都有D心得可以分享下 。 先來影星地點﹐ 之後再講下器材 ﹐ 攝影心得同觀星影星的小知識 以下觀星地點資料 ﹐ 有D係親身到達﹐ 有些從網上收集 ﹐ 所以有錯請指教﹐ 純分享呢 始終影星受天氣影響﹐ 網上所見到精彩的星星圖片不是一次半次就會 遇到的 但我敢講滿天星星還可以係香港遇到的 ﹐ 雖然香港已評為光害極大的城市﹐ 但天時地利 ﹐仍可以看到的 萬宜水庫 東壩 前往方法: 西貢萬宜路是限制道路,只有的士可以進入。所以去東壩只有兩個方法: 從北潭涌開始步行 ,約八公里。 在西貢 市或北潭涌乘的士前去;回程時再電召的士。西貢市至東壩單程的士費約港幣七十至一百元。 備註 : 東壩光害極小 ﹐ 非常適合觀星 ﹐ 只係交通唔方便 ﹐日出位置受季節影響﹐ 夏天時 份還給山 擋著 ﹐ 秋冬 季節可從霸頂 看 到 太 陽 由 水 平 線 上 升 推介度: (十隻喵 為滿分 ) 前往次數 : 2 清水灣大坳門 前往方法: 103M 將軍澳站往清水灣 http://www.i-busnet.com/minibus/nt/r103m.php 91 鑽石山站往清水灣 清水灣大坳門路口落車,步行約二十分鐘便可到達停車場,再步行五分鐘到達涼亭 備註 : 交通方便﹐ 近燒烤場 ﹐ 除左晚上觀星﹐ 黃昏前還可以放風箏, 因為東面開揚 ﹐ 還可以睇埋日出 推介度 前往次數 : 0 蒲台島 前往方法: 蒲台設有定期街渡服務,逢星期二、四、六、日及假日來往香港仔碼頭及蒲台(部分班次經赤柱),由翠華船務經營 http://www.traway.com.hk/routes.html 備 註 : 蒲台島絕對係觀星影星天堂﹐ 因為蒲台島為香港最南的島﹐基本上光害 係 極 低 ﹐ 不過有時可能會晚間漁船射燈影響﹐ 不過仍然係 十喵推介 ﹐ 天 氣 好 ﹐ 還 有 機 會 用 肉 眼 看 到 銀 河 ﹐ 係 肉 眼 ﹐ 唔係用相機 wow, 因為夏季銀河 係 南方出 現 ﹐ 而蒲台島以南基本上係零光害 ﹐ 所以滿 天星星的景像絕對係晴 天冇雲下出 現 ﹐ 不過問 題在 於交 通極 唔方便。 雖然未去 過﹐ 但 從網 上 找 到 的 圖片﹐ 就 已 經 深 深 受 這 個 地 方 吸 引 。 推介度 前往次數 : 0 大尾篤 船灣淡水湖 主壩 前往方法: 大埔火車站 小巴20C/ 九巴75K 總站落車 穿過燒烤場 途經 大尾篤 水上活動中心 步行大約 八分鐘 到達船灣淡水湖 主壩 備 註 : 船灣淡水湖 主壩絕 對 係 觀星 影星 入門實習好地方﹐北面與東面光害比較少﹐ 好 天 的 話 ﹐ 都 可 以 看 到 滿 天 星 星 呢 ﹐ 而 且 交通極方便﹐ 小巴尾班車至 到 零晨 一 點 ﹐ 附近 有 燒 烤 場 ﹐ 真 係 可 以 燒完 野 食 ﹐ 上壩睇 星影星 啊 日 出 就 一 般 呢 ﹐ 因 為 東 面 有 山 ﹐ 所 以 當 太 陽升 到 上 來 ﹐ 已 經 好 光 亮 ﹐ 不 過 日 出 還 是 值 得 一 看 的 推介度 前往次數 : 4 石澳後灘或大頭洲 前往方法: 在筲箕灣道但是總站乘搭9號巴士,到達石澳總站下車,由左邊車路石澳山仔路步行十多分鐘便可到達車路的盡頭,左邊有一小徑 ,沿小徑在行十多分鐘便到達大頭洲了。 備註 : 正灘太光亮 ﹐ 所以觀星影星都 會 去 到 附 近 的 後灘或大頭洲 推介度 : (未去過﹐ 有待更新 ) 前往次數 : 0 大霧山 前往方法 : 可 在 荃 灣 如 心 廣 場 或 荃 灣 地 鐵 站 上 蓋 巴 士 站 乘 塔 51 號 往 錦 田 巴 士 , 於 大 帽 山 郊 野 公 園 站 下 車 , 步 行 約 2小 時 可 到 達 山頂 。 的士/私家車 只可達 閘口 位的停車場 ﹐ 由閘口步行約 45min 可到達 山頂 備 註 : 大霧山容易起霧﹐ 所以就算天氣好﹐ 好多時都 受濃霧 影響﹐ 不過幸運下星星 同 日 出 都 好 美的 ﹐ 就 像去 了 外國 一 樣 的 感覺﹐ 去 過 兩 次 ﹐ 一 次 係 冬天 ﹐ 只 係 得 五 度 ﹐ 但極 多 星 星 ﹐ 日出好靚﹐ 令 一 次 係夏天 ﹐ 日 落 好 美 但 入 黑 後 起 霧 ﹐ 留 了 極短 時 間 就下山﹐大霧山觀星/日出/日落 絕對係講彩數的地方﹐ 不 過 幸 運 的 話 又 會 係 美 得 像 仙境 山頂與 地面有 五 度 以 上 溫差﹐ 濕氣 重之 還 有 時 都 大 風 ﹐ 所 以 最 好 要 預定多 件 衫 啊 ﹐ 就 算 我 七 月 頭 上 去 ﹐ 入 黑 都 覺 得 涼 呢 推介度 前往次數 : 2 東平洲 東平洲是香港最北及最東的小島。是一個理想的觀星地方,但交通不便,只在星期六及日,有小輪(翠華渡輪)到達。 島上的士多可提供住宿,但設備簡陋。士多還提供三餐,味道不錯。 前去方法: 星期六及星期日在大埔馬料水碼頭乘搭翠華渡輪去東平洲。 星期六 15:30 大埔馬料水碼頭開往東平洲,星期日17:15由東平洲開往馬料水。詳情請參考翠華渡輪網頁。 備註 : 香港最東面 極低光害觀星/日出 好地方 推介度 : (未去過﹐ 有待更新 ) 前往次數 : 0 觀賞地方還 有 好 多 ﹐ 一 有 新 的 資料 會 繼 續 更 新 ﹐ 感謝閱讀 器材 ﹐ 攝影心得同觀星 影星的小知識 相關 請看下 一 個 POST 啦 ﹐ 感謝 感謝 Ver 1.0 完 ================================================================== 2012年09月14日 Ver 2.0 呢 張 係 2009年 一 月 一 日 係 大 霧 山 影 的 ﹐ 第 一 次 影 星 Ver 1.0 地點篇 2010年10月17日下午10:59 Ver 2.0 地點篇 2012年09月14日下午9:00 2010 年10月 星 期六晚 原本約了朋友們 入東壩 影星星同日出 ﹐當日下午都 仲 見 到 有 D藍 天 的 ﹐ 不 過 黃昏 天 色灰灰 的 ﹐ 但 check 過 天 文 台 又 話 雲量 稀薄 ﹐ 所以就改左交 通方便D gei 大坳門﹐ 不過越夜就越多雲 ........... 最後決定取消 。 影星 觀星 分享想 寫 好 耐 呢 ﹐ 反正未定下一次 影星地方 ﹐開始寫下少少經驗之談 先 ﹐ 嘻嘻 ﹐ 影過幾次星星 ﹐對影星都有D心得可以分享下 。 先來影星地點﹐ 之後再講下器材 ﹐ 攝影心得同觀星影星的小知識 以下觀星地點資料 ﹐ 有D係親身到達﹐ 有些從網上收集 ﹐ 所以有錯請指教﹐ 純分享呢 始終影星受天氣影響﹐ 網上所見到精彩的星星圖片不是一次半次就會 遇到的 但我敢講滿天星星還可以係香港遇到的 ﹐ 雖然香港已評為光害極大的城市﹐ 但天時地利 ﹐仍可以看到的 2012 年9月 經過差不多兩年時間,我又去左好幾個新地方,有新的體驗分享給大家。食左不少白果,又有不少收獲,有獨行,有三五知己,又有與老友兩條友係大帽山二度下食西北風。 (感謝大神給我壽司 ;____; 還有大神的電 XDDDD ) 以下觀星地點資料 ﹐ 有D係親身到達﹐ 有些從網上收集 ﹐ 所以有錯請指教﹐ 純分享呢 始終影星受天氣影響﹐ 網上所見到精彩的星星圖片不是一次半次就會 遇到的 但我敢講滿天星星還可以係香港遇到的 ﹐ 雖然香港已評為光害極大的城市﹐ 但天時地利 ﹐仍可以看到的 ^___^ 大霧山 (Tai Mo Shan) 前往方法 : 可 在 荃 灣 如 心 廣 場 或 荃 灣 地 鐵 站 上 蓋 巴 士 站 乘 塔 51 號 往 錦 田 巴 士 , 於 大 帽 山 郊 野 公 園 站 下 車 , 步 行 約 2小 時 可 到 達 山頂 。巴士差不多四十分鐘才有一班,大家要留意時間表 的士/私家車 只可達 閘口 位的停車場 ﹐ 由閘口步行約 45min 可到達 山頂 的士有權不上山的,因為由效野公園哪些路沒有街燈,司機基於安全,係可以不上的. Ver 1.0 備註 1 大 霧山容易起霧﹐ 所以就算天氣好﹐ 好多時都 受濃霧 影響﹐ 不過幸運下星星同日 出 都 好 美的 ﹐ 就像去了外國一樣的感覺﹐ 去過兩次 ﹐ 一次係冬天 ﹐ 只係得五度 ﹐ 但極 多 星 星 ﹐ 日出好靚﹐ 令一次係夏天 ﹐ 日落好美但入黑 後 起 霧 ﹐ 留 了 極短 時 間 就下山﹐大霧山觀星/日出/日落 絕對係講彩數的地方﹐ 不 過 幸 運 的 話 又 會 係 美 得 像 仙境 山頂與 地面有 五 度 以 上 溫差﹐ 濕氣重之還有時都大風 ﹐ 所以最好要預多件衫啊 ﹐ 就算我七月頭上去 ﹐ 入黑都覺得涼 呢 Ver 2.0 經過兩年,我又上左去好多次, ,看月蝕,看流星雨,都食左不少白果
備註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