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中毒太深 - 京林屋
|
![]() |
JannieWong
2016-05-23
827
0
|
分享
收藏
曾幾何時非常羨慕日本和台灣的抹茶控, 隨時都可以吃到老字號的抹茶甜品。當抹茶熱潮席捲香港, 多間抹茶甜品店相繼開張, 當時我誓要"集郵", 誓要品嚐各款抹茶甜品! 可惜開業已半年的京林屋, 每次經過都大排長龍, 始終都未能一嚐。碰巧平日晚上八點半經過Hysan Place, 就試試碰運氣, 竟然沒有人龍之餘, 更不用等位, 注定要光顧(哈哈)!! 店前透明盒內的甜品模型是蠻吸引的。 除了堂食, 還設有外帶服務, 既然不用等位, 當然是安坐慢嚐! 淺木色的裝潢, 走貫切的樸實簡約禪風。甜品店佔地不大, 席上光顧的9成以女性為主。 1753年創業的京林屋, 餐牌跟其他過江龍差不多, 有雪糕, 芭菲還有蛋糕, 而麵食就會於晚上八時後暫停供應。 就在中村藤吉新店還在裝修時, 是次點上全綠色的甜品, 一解對抹茶甜品的心癮! 事後有點後悔沒點上焙茶味的, 唯有下次再來。四人所點的四款甜品很快就一拼到來, 口腹滿足矣哉! 抹茶半月布丁 $56 在餐牌內的照片賣相相比下較為平實, 沒有其他食材陪襯, 令選擇時也十五十六。光令滑溜的表面, 還以為布丁會是很重魚膠粉的質感, 切開有彈性之餘也較軟身。布丁好香抹茶味, 入口濃而回甘, 甜而不膩, 還帶少許鹹味, 增加味蕾層次享受, 輕柔豐富口感, 好好食! 香港限定芭菲 $98 點上以香港限定為賣點的芭菲, 一貫層次分明多姿多彩的芭菲造型。由抹茶雪糕, 蕨餅, 白玉丸子, 啫喱, 海綿蛋糕, 紅豆蓉和士多啤梨粒等組成, 用料豐富。 抹茶雪糕口感幼滑, 溶化速度不算太快, 茶味不是想像中那樣濃, 淡淡的, 而回甘味屬一般, 奶味偏重一點。 蕨餅舀起時頗為軟身, 質感軟滑, 咬下口感鬆散不太結實, 以為深綠色的會富有抹茶濃味, 反而是淡淡的。 白色的啫喱非常滑身兼微彈, 細嚐下同樣較為淡味, 要連同雪糕一起吃來增強。 白玉丸子雖說是煙韌糯軟, 但質感跟平常吃到的有點點出入。 海綿蛋糕偏甜, 猶如砂糖比例偏重的蛋糕般, 如改善質感令效果會更佳。 切粒的士多啤梨甜而不酸。而多數芭菲都會加入的玄米脆粒和栗子粒這杯就沒有跟隨, 來到香港因應變奏而去掉了自己本身的光彩, 下次還是試試地道的林屋芭菲。 抹茶芝士蛋糕$88 芝士蛋糕奶味很重, 不過仍帶芝士的鹹香, 而抹茶味稍稍給掩蓋, 不算突出。餅底應是加入了牛油, 令消化餅更加香口。配上一球抹茶雪糕, 白玉丸子和紅豆蓉, 有點不太融合, 尤其雪糕不是軟身時, 溶化速度也挺快。 抹茶餡蜜 $98 賣相很有日式風格, 附上一小瓶沖繩黑糖醬可自行淋上。 蕨餅柔軟, 跟芭菲的蕨餅有點不同, 像是混入了砂糖的質感, 抹茶味顯得不夠強烈。 啫喱有兩款, 一白一綠, 白色的同樣淡味, 而綠色的一款抹茶味頗為微弱, 味道稍稍偏甜, 加上黑糖醬令整體更香濃。 紅豆粒粒分明, 未做到紅豆蓉的效果, 而且偏甜, 混合白色啫喱剛好可以互相平衡。 味淡的白玉丸子剛好中和那些甜膩。 結帳374個大洋, 老實說以質量來評確實偏貴了一點, 就當是過江龍挾空運過來要付貴一點吧! 在我的食評中, 很少會將光顧的食物跟其他近似的作比較, 始終味蕾是非常個人化, 二來於不是100%情況知道下, 材料的比重, 製作的手法等去將其比較, 實屬不公平。 不過說到底舌頭反應都是老實的, 吃過中村再嚐京林, 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比較, 只怪我對中村已中毒太深了!
感謝JannieWong 提供以上資料 JannieWong的網誌: http://janjancat.blogspot.hk/
|
~END~
商店 | 京林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