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心が遊ぶ時間
|
|
four_month
2016-05-27
201
0
|
分享
收藏
年初男友生日,首嚐了一次晚市的おまかせ,無論是味道和價錢都令人很難忘,今晚這場懷石料理更可說是奢華到極致,遠遠破了當時的紀錄。日本柏屋曾奪得米芝蓮三星而為人所熟知,不過其實店方作風低調得很,基本上並沒有以此作為自己的宣傳賣點,就像大阪千里山總店整體給人的感覺,自成一角的安靜。去年底,柏屋更進駐香港中環。 甫踏出升降機,便看見以全木打造的招牌,上面一圈圈的年輪,只佔了四分之一,可以想像原木的樹幹至少要兩三個人才能環抱住。我站在掛起來的魚型木雕旁,心裡立刻聯想起鯛魚燒,不過其實這個是放在寺廟內的敲飯鐘,現在放在店內,變得挺有意思。店內無論是掛畫還是食器,處處都是名家珍藏,就連牆壁的和紙,都是按四季的意境去表達,而且是人手造和手工貼上去的,整體感覺非常優雅。 因為食材需要事先預備,這類高級的食店必須先行預約。這兒主打懷石料理,有三款選擇,價錢由每位$2,200~$3,400不等。我們選擇中價的あかね($2,800/位),採用的食材比較多海鮮而少肉類,由已經有廿年經驗的高橋師傅掌廚。十道的傳統懷石料理,由先付揭開序幕。 前菜的主角是軟滑豆腐,因為混入了露荀而呈現的淡綠色,令視覺和味覺都變得清新宜人。頂層鋪了海膽、岩茸和魚子等比較高檔的食材,三者均有濃郁的海水味,當中尤以海膽最鮮甜自然。閃爍的食用金箔雖然吸睛,但其實最提味的反而是那不太起眼的紫蘇小花,再配上角落處一小堆的生芥末,那獨有的香味不單醒神,而且的確令整道前菜生色不少。 由於今餐的主題是初夏,所以大廚在菜式設計上用了許多跟夏天有關的食材,其中一種便是鰹魚。眼前的「替」分別以左右兩隻銀碟盛載,前者採用浸漬過的鰹魚塊,面頭配秋葵片、茗荷絲和山椒葉,顏色很搭。茗荷的真身長得有點像天堂鳥花,醃漬過後酸酸爽爽的口感又會令人想起嫩薑。這種黏黏滑滑的口感,正反映日本人認為的養生之道。 另一邊的鰻魚是日本夏天常用食材的榜首,師傅用它做了一道八幡卷,其實這道鄉土料理可以是鰻魚或其他魚類,甚至是牛肉,但內裡大多數放預先煮好的牛蒡,魚後再燒,所以有陣陣焦香。旁邊的蕃茄同樣是時令食材,這款BB蕃茄的糖度很高,沒有一般蕃茄的腥味。另外,青綠色的蕗卷也很好玩,師傅取了它的莖部,它的特色的中空,想不到店方竟然釀入一根鬼佬鹹魚,雖然偏鹹了一點,但很搞鬼。 煮物是赤斑湯,漆器本身已經夠優美,打開碗蓋,湯身清澈透明,只餘食器本身亮晶晶的一片黑色。這種真.零油花的程度,聽說要慢煮24小時才成。湯身加入了一點紅色的梅醬作點綴,白色一片片厚厚的是柚子花瓣,兩者都呈現出微微的酸味。比較少見的還有矢筈南瓜,那是矢筈岳出產因而命名,不過因為只有一片,不太能嚐出口感上的分別,倒是果肉上顯露的花紋很美很美。 魚湯跟荀味很搭,赤斑比一般處理手法顯得嫩滑,不過始終又未及清蒸的細膩,但這個湯由酸而甜,層次感相當突出。 造里包括右口魚、池魚、魷魚三款刺身,都是同樣白色系,選用貝殼形狀的食器帶出海洋的意境。味道方面,店方還配上以麻油和木魚自家特調的醬油和醋,更顯不同風味。左口魚在香港的日本料理店很常見,右口魚(カレイ) 卻少有聽聞,一般白身魚味道比較清淡,如果蘸醋或卷起紫蘇葉來吃,酸酸香香的很不錯。池魚的話,蘸醬油配紫蘇花再加點生芥末,感覺感清新。這道採用的芥末,是富士山下栽種的品種,本身蘊含比較多的礦物質,而且不會很嗆鼻。魷魚以千切り的手法增加口感,咬下去超黏甜的,同樣令人難忘。 感覺上,八寸是懷石料理的高潮,師傅更用了青綠的夏楓去展現初夏的感覺。烤鴨胸看似平平無奇,其實旁邊的白芝麻醬極幼滑和甜美,是一種很新的味覺。另一邊的三文魚片,中間夾了一片去皮檸檬,酸度跟魚脂平衡得剛好,沒有苦澀感。 八寸中有一道是用竹葉包裹的壽司,驟眼看帶點越南風味,拆開繩子,裡面其實是加口魚壽司。本來還狐疑這樣味道會不會太清淡,是否應該蘸醬油之類? 但入口便明瞭,壽司飯充分吸收了竹葉的清香,而且跟壽司醋的味道很搭,是今日四月很欣賞的菜式之一。 燒物回歸平淡,師傅採用了鮎魚,又或者叫香魚,這種食材總令人想起夏天在清涼的溪流中捕魚的快樂片段。這也是一道很純粹的菜式,雖然size不會很大條,但基本上只要水質好,烤得夠香和乾脆,便會很美味。粟米切成條狀再沾粉漿去炸,變成形狀有點像薯條的天婦羅,墊底的青椒則比較苦,個人不太喜歡。 鉢物今次選用的是穴子,比較特別的是師傅以艾草作為豆腐的base,這種植物非常養生,但因為帶苦味,不是人人喜歡。它出色的地方是叮罷會齒頰留香,不過卻似乎搶了穴子的味道。經過七道菜式,我們手上的茶都變得油膩,店員幫我們換了全新一杯熱茶,然後準備吃茶漬飯。 茶漬飯的主角仍然是夏天愛用的鰻魚,頂部除了鰻魚肉,還伴了一片魚肝,別小看這麼一丁點,入口還是很鹹的。茶湯呷起來有陣紫蘇香味,但有種麻麻的後勁,原來是因為師傅加入了山椒的緣故,可惜個人不太喜歡這種麻痺感。 甜品首輪很有京都和菓子的感覺,那片葉子的形狀跟和紙牆上拍打上去的葉紋如出一轍。這片黑糖糕以葛粉製成,有點像大菜糕但它的口感又要再Q軟一點。四月喜歡它微甜,不會太飽滯,此時再伴一碗抹茶,邊喝茶邊欣賞茶碗美麗的花紋,也算體驗了一點茶道的雅致。 尾聲的尾聲,以水果雪葩作結。店方選了藍莓和宮崎芒果,前者呈冰沙狀,賣相看似平實,但入口卻出奇的甜,就像加了蜜糖的藍梅蓉,後者的甜度也不遑多讓,熟成度沒有很高,但甜度感覺就比坊間甜一倍,大概也只有台灣的愛文芒可以跟它媲美。 釉 這道所用的碟子,手感跟之前的很不一樣,因為沒有上釉,一度讓人以為是半製品。其實這批碟看似粗糙,手感卻異常平滑,它是有田燒出品,限量只有200隻,如果店員不說,還真的不知道當中的故事。 日本許多餐廳,沒有米芝蓮都已經很高水準,我很好奇,到底大阪千里山的表現到底會是如何? 如果有機會再到關西,很的希望可以到該店一試,而且由於省卻食材空運到港的昂貴費用,在日本吃最少會便宜三成哦。四月覺得,懷石料理始終是在旅日時才會有那種身心放鬆的休息感,香港這一餐,算是望梅止渴吧。
感謝four_month提供以上資料 four_month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516600&city=hongkong
|
~END~
人均
$2800.00
商店 | 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