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雨綿綿, 大地回暖, 萬物蠢動, 又要開始抹定支 macro 鏡頭, 有時間就要到戶外拍攝, 上面兩張的生態照, 一張變色樹蜥, 可遇不不求,
未必想拍就見到, 另一張, 就是平常的植物微距, 只要細心留意形態上的表現就會找到. 相片中的手法, 利用微距的物理特性, 淺景深的輔助下,
突出以捲狀的一部份作重點, 畫面上會比較有趣, 比較有視覺 imapct.
經驗所談, 正常 100mm 的 macro 鏡 (
我是 CANON 用家 ), 是可以拍攝微距物品, 但如果要視象上達到有些少 impact 的感受, 就要增加放大比率, 因為微距的世界,
是比較少人接觸, 正常也比較有新鮮感, 而創作上的範圍也廣闊很多
有時, 只要放比率足夠大, 基本上, 任何物件也會變成有趣的畫面, 如牛仔褲上的布紋, 在起微距下, 會變成一張網一樣.
拍
攝這些超微距的相片, 裝備又如何呢? 很簡單, 標準不變的是一支放大比率達到 1:1 這樣大的macro 鏡, 焦距在 100mm
左右比較理想, 這樣的焦距, 進可攻, 退可守, 還欠的是一套的 macro tube. macro tube 是何樣子 ? 明天繼續
.....
感謝 hkavmode 提供以上資料
hkavmode 的網誌: http://hkavmode.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