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18歲好遠了。看《逆風18》,我在想我的18歲是怎麼過的?
那一年,中學畢業,我和我的歷史班同學,感情好好,也有幾次的快樂回憶。之後等放榜、打工、拿了成績考慮前程,應該是這樣吧?
開始的幾集都是在介紹角色及個性,故事慢慢發展,平淡但有色彩。
一集半小時,扣除廣告時間,要交待的劇情,不夠深入。還好我看的一套的,一氣呵成,很快就看完。
第7集之後,戲味來了。我喜歡阿青嫲,好棒啊!看她跟洋鬼孫子的對話及互動,尤其是大結局的離別戲,之前的回想畫面,騙了我的眼淚。
那個阿哲,粗枝大葉的角色蠻討好的。聽說,他好像愈來愈受歡迎了。他的“爸爸”、“媽媽”,應該非常高興吧?
看著戲,我想起了一月份,咱們在台北碰面的畫面。雖然只有短短的兩三個小時,但它就是回憶。
出發前,跟那個已在台北生活一個月、一腳踼的王編劇兼監制約了見面時間,時間從未出發前到台北第一天,時間改了又改。
返大馬的前一晚,終於約好了跟他及阿左見面。王編劇要我到西門町的電影街找他,到達時劇組正在收工,天氣好冷,那時候是七、八點吧!我們一碰面就哈啦起來,開心的穿過熱鬧的西門町搭小黃車到內湖。
路上,王編劇跟我分享拍劇的辛苦,就像是逆風而行。他看起來很累,我們感嘆,應該是離不開這行了吧?離開之後,最終還是會重返這圈子吧?我們最熟悉的工作環境,就是現在。
聽他說當時還是17歲的新人,像白紙一張,還說了很多好笑的事情給我聽,即使不認識那新人,聽了也想笑。後來那位正在發育的新人下來喝糖水,接著再去另一攤點小菜繼續吃,食量真大。
到他們“宿舍”附近的鮮竽仙專賣店,點了熱騰騰的甜點繼續閒話家常。勞心勞力的王編劇,拿出他買的一日營養補給包送給我,一起補充營養。每天早出晚歸,他都是靠這些營養補給撐住的,辛苦了。
看到阿左,超開心的,大家抱抱,很溫暖。看她貼心的照顧“兒子”,當她的“兒子”是幸福的。
因為他們,我也關心起這部戲了。
所以,不管這部戲的評價如何,收視率如何,我都要捧場。
結果,戲快播完了,收視率反應不錯,歌曲也很受落,逆風而行,也因逆風而起。
人生,也在逆風中更能看見事實、方向吧?
============================================
感謝 咸蛋SALTY EGG 提供以上資料
咸蛋SALTY EGG的網誌: http://ho73.wordpres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