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 你沒有眼花, DP1 第二篇戲肉來了, 遲了很多, 無辨法, 工事忙.. :)
在這段期間, 坊間亦出了很多 DP1 的 REVIEW, 十分詳細, 大家對這部 DC 有興趣, 可以再用 GOOGLE 搜尋它的相關資料
今朝正想預備這篇文章時, 發覺, 竟然找不到當天試拍的 RAW 相片 ( 找回了, 新增了 raw相片的比較 ) , 所以今次只好根據普通的 JPG 的表現評論. 但之前看過了網上的相片, RAW 和 JPG 的比較, 會看到, 機內的內置計算器, GRAPHIC PROCESSOR 的計算上, 令到 OUTPUT JPG 時, 產生很明顯的問題 ~
最明顯的例子, NOISE 反而多了, 尤其是高 ISO 時, 而層次亦相對減少了, 仿似自己事後在執相軟件, 增強了對比一樣, NOISE會增加, 層次會減少.
層
次的問題, 偶然在 JPG 拍攝的藍天, 明顯在暗角 (4邊) 會看到一層層的藍色, 正常漸變色的藍天, 應該看不到層次, 而是很順滑的過渡,
在看回 RAW 轉 JPG 的相片後, 這些問題沒有了, 變回很順滑的過渡, 這便証明朋了, 機內的電子部份, 在處理這些數據,
中間定位過了火....
從來都是, CONTRAST 越高的相片, 層次會減少, DETAIL 亦相對少, 這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層次問題, 下面會提及另一個問題, NOISE 的問題, 尤其是紅色的 NOISE 部份.
下面的相片, 在車內以 ISO800 拍攝. 想看原大, 只要 CLICK 下面相片, 便看到原大 1 : 1 的相片 ( 這張原大相片, 因是 OUTLINK 關係, 可能會有時看不到 )
![]()
如果沒有出現, 可以 click 下面的 link 下載:
iso 800
RESIZE 了的相片可能看不到問題, 只要放大了相片到 1 : 1 , 就可以看到問題所在 ~ 留意相中框的位置.
看看 1 : 1 時, 椅背上的位置, 紅色的 NOISE, 可以看到一撻撻的紅色塊狀. ISO800 的表現..
![]()
差不多位置, 以 raw 來記錄, 由 raw 轉 jpg, 途中沒有加減相片調整. 相片同樣是 iso 800, 但快門值比上圖快了, 所以同樣位置, 整體比其他 jpg 偏光, 我也記不起為何快門值差那麼多 :P
可以看到, 沒有調較下的 iso800 相片, 由 raw 轉 jpg 後, 已經沒有了那些誇張的紅色 noise, 而其他 noise 也相對減少了, 在 raw convertor 內, 我沒有做減 noise 的設定~
![]()
click to enlarge
大家有興趣看原相, 可以由下面的 link 下載
iso 800 raw 轉 jpg
**************************************
又看看, ISO400 又如何 ? 明暗交界位置.. 都是一樣, CLICK 下相便可以看到原大相片
( 這張原大相片, 因是 OUTLINK 關係, 可能會有時看不到 )
如果沒有出現, 可以 click 下面的 link 下載:
iso400
大家留意, 相內黃框位置..
原大1 : 1, 沒有了紅色一撻撻, 但 NOISE 的情程, 都很嚴重, 近以普通 DC 的 ISO400, 看來並沒有因為它是 APS-C 大 SENSOR 而有所得益.
![]()
click to enlarge
這部份沒有了 RAW 相片, 看不到原來由 RAW 轉 JPG, BYPASS 了機內 PRCESSOR 的計算是如何, 但我相信, 一定比現在的好 ~
待續... 後天,, ( 明天應該沒有時間了, 看情形吧) 可以看看不同ISO的表現, 還談談操作上的問題, REVIEW 應該是那麼多了~ 沒有更詳細的測試~
P.S.
不要期待我會像坊間的測試一樣, 每樣也會測試一番, 我只會用我自己的角度來測試.. 首先, 顏色重現 ( 即是 WHITE BALANCE
問題 ) 我不會測試的, 因為一向在我概念中, 顏色只要不是太離譜, 根本沒有所謂準確這回事, 以前也有提及, 你一開始拍攝,
已經是失真的開始...
而且, 攝影多數的要求, 是要表達概念, 視覺傳遞, 不同鑑証般要求 100% 還原, 這是藝術啊...
p.s. 又俾我找回 dp1 的 raw file ~ 加了入內文, 用啡黃色字顯示作分別~~
感謝 hkavmode 提供以上資料
hkavmode 的網誌: http://hkavmode.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