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IY Pano head for sweep panorama

hkavmode 於 2009-10-14 15:04:48 發表  |  累積瀏覽 603

分類:手工藝
早前 Sxny 公佈的 HX1, 放入了新科技拍攝 panorama, 以 sweep panorama 為名稱, 拍攝 panorama 時, 只要 hold 著 shutter, 依著 lcd 上的指示方向及速度橫掃拍攝, 相機便會自動合成全景相片, 十分方便~
數 碼相機的 panorama, 由最早期拍攝三張後, 回家在電腦合成, 跟著 Kodak 的 V 系, 開始自動在相機內合成, 不用回家再編輯, 再到後期一些, Olympus 的 dc, 類似 sweep pano, 也是一掃而拍, 但限制了相片數目 ( 代表可以覆蓋的角度 , 相片張數越多, 角度越大 ),而且不是不停拍攝的,相機到了指定對位的位置,相機才自動拍攝第二張, 三張後自動合成.
去到了 Sxny 的 HX1, 可算是去到了第四代的 Panorama 方法, 只要拿著相機平掃, 相機便不停拍攝, 直到相機指定的像數長度才停止, 焦距越大, 覆蓋的角度越大.
但 HX1 相對來說, 機身尺寸太大部了, 預期 Sxny 會下放這種技術在普通尺寸的 dc 上, 等了一代的時間, 新出的兩部 dc _ WX1 和 TX1, 正正加入了這項 sweep panorama 的功能. 這正符合自己的要求~
因為手上的 Kodak V705, 也開始老化, 而 V 系亦沒有後繼機. 這部的 WX1, 正好填補未來空缺.

Sxny WX1 的資料
Sweep panorama 介紹
市面上 WX1 已經有售了, 但價錢仍未合自己要求, 要待到遲一些, 價錢回落才會購入, 為了增加 sweep panorama 的樂趣和成功比率, 所以計劃了一段時間後, 實行 diy 一個 sweep pano head, 方便自己拍攝 panorama.
拍攝 panorama 時, 大家要留意一點, 旋轉時拍攝時, 應該以鏡頭的 nodal point 作中心來旋轉, 如果大家不知道 nodal point 在那裏, 只要當是相機的中心便可以.
所以拍攝 panorama 時, 不是拿著相機, 轉動身子拍攝, 而是以相機中心為軸, 轉動相機.
我這個的 diy pano head, 也是以此為準制作

nodal point 介紹

講明 diy, 當然以簡單為主, 今次主要是利用水樽蓋作制作, 因為完成後, 可以放在普通的水樽上, 拿著水樽拍攝, 而水樽的蓋, 是標準的, 可以配在任何牌子類似大細的水樽上.
材料如下 :
不鏽鋼螺絲 1/4吋 x 1 吋 ( 腳架的螺絲是英制的 1/4吋 M牙 )
不鏽鋼介子兩片
不鏽鋼絲帽兩個
( 使用不鏽鋼的原因, 因長期使用不會生鏽, 或者使用銅制螺絲亦可以 )
買相機時, 連鎖電器鋪送贈的小腳架, 基本上沒有功用, 正好拆下底座來用
任何牌子的水樽蓋



完成後的樣子, 這只可以利用在橫掃 pano 用, 而垂直時 pano, 要加上另一配件, 下文亦會提及.


就是這樣的小型腳架, 基本上沒有用途的, 連鎖電器店只當贈品送給買家


很簡單, 只是一口螺絲, 穿過水樽蓋, 加上兩粒絲帽便可以, 貼近樽蓋的第一粒螺絲是用來調較轉軸的鬆緊 ( 即是這口不鏽鋼螺絲 ) , 第二粒是固定螺絲, 因轉動時不會退出.


蓋內的情況, 用一介子墊底, 再加上螺絲便可以, 當然, 先要在蓋中打孔, 大小剛好比螺絲細少許便可以.


在出面的螺絲中, 滲入超能膠水固定, 令他鎖死在指定位置, 轉動時便不會退出
很簡單, 完成後的樣子便是這樣. 只要拿著手樽拍攝, 轉動相機, 便會拍出理想的 sweep panorama.
因 他固定在水樽蓋上轉動, 基本上, 拍攝 pano 時的水平線, 是可以保持不變的. 這亦是我 diy 這個 pano head 的原因, 如只是手持拍攝, 很大機會因轉動時的誤差, 令到相片合成後不理想, 這個固定了的 pano head, 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 這個 pano head, 也可以應用在普通的 panorama 攝影上, 只是逐張拍攝而已, 不能一掃便成.


考慮到, 很多朋友很喜歡垂直相機拍攝 panorama, 因為上下的覆蓋範圍會增力, 相片視野更加廣闊. 所以也制作一個 L 型 bracket 配件, 用在垂直拍攝上.
diy 當然以最便宜的方法來制作為前題, 那裏可以找到 L 型的支架 ?
答案當然沒有現成, 還是是自行制作呢, 放棄使用金屬, 因為金屬太重了.
在雜貨店內, 找到了 12 元的硬膠盒, 應該是透明亞加力ACRYLATE 物料注塑. 因注塑關係, 厚度不能超過 3mm, 這個膠盒的厚度是 2.5mm, 照道理, 應該厚一些好的, 因為 L 型的結構, 膠料來說, 應該會有些微的彎曲, 要解決這一點才可以.


剛好膠盒子可以以一半的的高度界開, 界開的方法很多, 自己利用勾刀倚著鋼尺來界開.


界開後的樣子, 剛好分成兩半, 而一個方型, 照道理可以制作兩個支架.


裁出適當的尺寸. 因厚度只有 2.5mm, 比較容易制作.


兩邊鑽孔開槽後的樣子, 只是這小小的槽, 已用去了幾小時. 因只有簡單的工具, 沒有機器輔助.


加上原來的 水平 pano head, 這便可以垂直固定相機來拍攝, 這種作法, 可以應用在普通的 dc 上.


mount 上 gx 100 後的樣子, 遲一些作戶法試驗, 便知結果了, 不過應該沒有問題呢~~


找到了一個 350ml 的水樽, 放在相機袋也不會太大呢~~ 只要一手拿著小水樽, 一手轉動相機拍攝便可以了, 很簡單~
而因在下面也有底座, 所以原來以為支架會彎曲的問題, 迎刃而解.


click to enlarge
明天約好一位擁有 SXNY WX1 的朋友, 可以試試這個 panorama head 了.

早前 Sxny 公佈的 HX1, 放入了新科技拍攝 panorama, 以 sweep panorama 為名稱, 拍攝 panorama 時, 只要 hold 著 shutter, 依著 lcd 上的指示方向及速度橫掃拍攝, 相機便會自動合成全景相片, 十分方便~
數 碼相機的 panorama, 由最早期拍攝三張後, 回家在電腦合成, 跟著 Kodak 的 V 系, 開始自動在相機內合成, 不用回家再編輯, 再到後期一些, Olympus 的 dc, 類似 sweep pano, 也是一掃而拍, 但限制了相片數目 ( 代表可以覆蓋的角度 , 相片張數越多, 角度越大 ),而且不是不停拍攝的,相機到了指定對位的位置,相機才自動拍攝第二張, 三張後自動合成.
去到了 Sxny 的 HX1, 可算是去到了第四代的 Panorama 方法, 只要拿著相機平掃, 相機便不停拍攝, 直到相機指定的像數長度才停止, 焦距越大, 覆蓋的角度越大.
但 HX1 相對來說, 機身尺寸太大部了, 預期 Sxny 會下放這種技術在普通尺寸的 dc 上, 等了一代的時間, 新出的兩部 dc _ WX1 和 TX1, 正正加入了這項 sweep panorama 的功能. 這正符合自己的要求~
因為手上的 Kodak V705, 也開始老化, 而 V 系亦沒有後繼機. 這部的 WX1, 正好填補未來空缺.

Sxny WX1 的資料
Sweep panorama 介紹
市面上 WX1 已經有售了, 但價錢仍未合自己要求, 要待到遲一些, 價錢回落才會購入, 為了增加 sweep panorama 的樂趣和成功比率, 所以計劃了一段時間後, 實行 diy 一個 sweep pano head, 方便自己拍攝 panorama.
拍攝 panorama 時, 大家要留意一點, 旋轉時拍攝時, 應該以鏡頭的 nodal point 作中心來旋轉, 如果大家不知道 nodal point 在那裏, 只要當是相機的中心便可以.
所以拍攝 panorama 時, 不是拿著相機, 轉動身子拍攝, 而是以相機中心為軸, 轉動相機.
我這個的 diy pano head, 也是以此為準制作

nodal point 介紹

講明 diy, 當然以簡單為主, 今次主要是利用水樽蓋作制作, 因為完成後, 可以放在普通的水樽上, 拿著水樽拍攝, 而水樽的蓋, 是標準的, 可以配在任何牌子類似大細的水樽上.
材料如下 :
不鏽鋼螺絲 1/4吋 x 1 吋 ( 腳架的螺絲是英制的 1/4吋 M牙 )
不鏽鋼介子兩片
不鏽鋼絲帽兩個
( 使用不鏽鋼的原因, 因長期使用不會生鏽, 或者使用銅制螺絲亦可以 )
買相機時, 連鎖電器鋪送贈的小腳架, 基本上沒有功用, 正好拆下底座來用
任何牌子的水樽蓋



完成後的樣子, 這只可以利用在橫掃 pano 用, 而垂直時 pano, 要加上另一配件, 下文亦會提及.


就是這樣的小型腳架, 基本上沒有用途的, 連鎖電器店只當贈品送給買家


很簡單, 只是一口螺絲, 穿過水樽蓋, 加上兩粒絲帽便可以, 貼近樽蓋的第一粒螺絲是用來調較轉軸的鬆緊 ( 即是這口不鏽鋼螺絲 ) , 第二粒是固定螺絲, 因轉動時不會退出.


蓋內的情況, 用一介子墊底, 再加上螺絲便可以, 當然, 先要在蓋中打孔, 大小剛好比螺絲細少許便可以.


在出面的螺絲中, 滲入超能膠水固定, 令他鎖死在指定位置, 轉動時便不會退出
很簡單, 完成後的樣子便是這樣. 只要拿著手樽拍攝, 轉動相機, 便會拍出理想的 sweep panorama.
因 他固定在水樽蓋上轉動, 基本上, 拍攝 pano 時的水平線, 是可以保持不變的. 這亦是我 diy 這個 pano head 的原因, 如只是手持拍攝, 很大機會因轉動時的誤差, 令到相片合成後不理想, 這個固定了的 pano head, 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 這個 pano head, 也可以應用在普通的 panorama 攝影上, 只是逐張拍攝而已, 不能一掃便成.


考慮到, 很多朋友很喜歡垂直相機拍攝 panorama, 因為上下的覆蓋範圍會增力, 相片視野更加廣闊. 所以也制作一個 L 型 bracket 配件, 用在垂直拍攝上.
diy 當然以最便宜的方法來制作為前題, 那裏可以找到 L 型的支架 ?
答案當然沒有現成, 還是是自行制作呢, 放棄使用金屬, 因為金屬太重了.
在雜貨店內, 找到了 12 元的硬膠盒, 應該是透明亞加力ACRYLATE 物料注塑. 因注塑關係, 厚度不能超過 3mm, 這個膠盒的厚度是 2.5mm, 照道理, 應該厚一些好的, 因為 L 型的結構, 膠料來說, 應該會有些微的彎曲, 要解決這一點才可以.


剛好膠盒子可以以一半的的高度界開, 界開的方法很多, 自己利用勾刀倚著鋼尺來界開.


界開後的樣子, 剛好分成兩半, 而一個方型, 照道理可以制作兩個支架.


裁出適當的尺寸. 因厚度只有 2.5mm, 比較容易制作.


兩邊鑽孔開槽後的樣子, 只是這小小的槽, 已用去了幾小時. 因只有簡單的工具, 沒有機器輔助.


加上原來的 水平 pano head, 這便可以垂直固定相機來拍攝, 這種作法, 可以應用在普通的 dc 上.


mount 上 gx 100 後的樣子, 遲一些作戶法試驗, 便知結果了, 不過應該沒有問題呢~~


找到了一個 350ml 的水樽, 放在相機袋也不會太大呢~~ 只要一手拿著小水樽, 一手轉動相機拍攝便可以了, 很簡單~
而因在下面也有底座, 所以原來以為支架會彎曲的問題, 迎刃而解.


click to enlarge
明天約好一位擁有 SXNY WX1 的朋友, 可以試試這個 panorama head 了.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274558

全部攻略 742

全部回應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