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連綿大雨,實在令人煩惱,只有詩人才能從煩悶中,捕捉到雨天的浪漫!試看看朱自清怎樣形容雨景:「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詩人將雨景描繪成一幅令人嚮往的水墨畫。但在1972年6月18日,由天雨導致山泥傾潟的災難發生之後,我再也感受不到下雨的浪漫。
回想起四十多年前的6月18日,九龍雞寮即現時的觀塘翠屏道,一幅填土山坡,因填土未有充分壓實,加上排水欠佳,在連日大雨沖擊之下,填充物在水分飽和的情況下大幅滑動,數以噸計的山泥,迅速地覆蓋了山坡下的秀茂坪安置區,將區內的70多間木屋淹沒,活埋了71人,最後証實71人全部罹難!
聽聞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警員,他站在山泥上向上司滙報,說情況不是很嚴重,只是有些山泥傾瀉了。誰知道,原來在他的腳下,已經埋了70多間木屋!除了木屋被活埋之外,很多汽車亦被洪水沖至東歪西斜!
所謂屋漏更兼逢夜雨,山泥將附近一架運載火水的貨車推翻,導致漏出火水,跟住發生火警並引起爆炸焚燒。
![thumggbnail]()
除咗九龍區之外,當晚港島半山區寳珊道亦發生山泥傾瀉,
![thuumbnail]()
![thumbna7il]()
一幅受到強烈風化的火成岩山坡,在連綿大雨下滑動,首先沖毀咗寳珊道一座兩層高的洋房,並順勢將干德道一座6層高的樓宇沖塌,洪水連同山泥及樓宇瓦礫,形成泥石流,衝向旭龢道20號,樓高12層的旭龢大廈即時應聲折斷倒塌,
意外前嘅旭龢大廈.
![thumbnailCA0PRK9R]()
意外之後成幢消失!
![thumbnailCA1T1RDT]()
其中失去一角的是景翠園.
![thumbnailCASE1LOZ]()
![thumbnailCAFSVQAT]()
泥石流並波及山坡下的景翠園,大廈最高4層被撞毀。在旭龢大廈內,大部份住客未能及時逃生,被埋在瓦礫下。由於事態嚴重,駐港英軍亦奉召到場栛助搶救。其中前大法官列顯倫亦被埋在瓦礫中,幸好他在事發時,沒關上收音機,消防員循著收音機的歌聲將他救出。旭龢道意外共證實67人遇害,最令人覺得吊詭的,就是其中一位女士,她在該次被埋在瓦礫之下獲救倖存,她其後移居溫哥華,相距20年後,在當地的一次山泥傾瀉意外中喪生,莫非這是命中註定?真的不得而知!
618
雨災之後的兩處災場,事後闢作公眾休憩設施。旭龢大廈原址改建為目前的旭龢道休憩公園;
![thumbnailCAEA5708]()
![thumbn00ail]()
而秀茂坪安置區原址則改建為秀茂坪紀念公園。
![thumail]()
![thumbnailCA0KF1XY]()
618水災發生後,香港各界紛紛發起捐款賑災,無線電視在6月24日發起籌款活動,邀請著名影星
李小龍,陳寳珠以及粵刻名伶任劍輝,白雪仙及新馬師曾等等,連同全電視台藝員及歌手,![thumbnailCA2EPK03]()
進行12 小時馬拉馬式籌款,一共籌得900萬港元善款,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的賑災紀錄! 我希望那次是本港唯一及最後的一次,為了天災而籌款!
============================================
感謝 過氣年青人 提供以上資料
過氣年青人的網誌: http://philipchutingkai.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