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倫敦當然會去大笨鐘和西敏寺國會大廈 (Houses of Parliament) 一遊. 但多數人都是在外圍"到此一遊式"的拍個照 check個in 便算. 但遠道來到西敏寺, 這幾百年來對歷史舉足輕重的場地, 怎能甘心當個膚淺旅人?
本以為英國的國會大廈也像香港的立法會一樣重門深鎖. 但一看之下發現國會大樓是會定期舉辦導賞, 而這節目在Tripadvisor 的評價也十分高! 雖然門票是有點貴, 但這行卻是哈比認為她在它英國之旅中最值回票價的環節, 一定要推薦給在計劃英國深度遊的你.
西敏寺國會大樓, 作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 是當今英國國會 (上議院和下議院 - House of Lords and House of Commons) 的所在地.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1830年代在火災後重建的模樣 - 大概二百年歷史.
哈比在英國唸中學, 其中高考歷史課程就包括英國政治史. 當時就被老師說在西敏寺發生的有趣故事迷倒. 發現有導賞團可進內一探究竟, 立即展開 research mode.
購買門票
先到
國會官網看看 - 現在國會導賞團大致分兩種 - 用錄音導覽器 (17.5鎊) 和有專人帶隊導賞 (25鎊), 兩種都有分時間場次. 由於國會只能在它不辦公時開放參觀, 大多參選場次也是在星期六, 詳細日子記緊參考官網!
用錄音導覽器 (17.5鎊)參觀時間大概為 60 - 75 分鐘. 這種參觀模式應該是2014年才推出的, 哈比去的時候就沒有. 雖然它比真人導賞便宜一點, 但它能去的地方是比真人導賞的少, 而且我認為只聽錄音會比較沉悶吧?
哈比去的是專人帶隊的導賞團(25鎊), 是個 100 分鐘的導覽, 價錢包一本紀念刊 (價值7.5鎊).
門票方面當天可以到場買, 但長年也有人龍. 如已排好行程看中場次的話, 強烈建議在
ticketmaster 事先購買, 省卻排隊時間又免得失預算. 網站十分易用, 選好場次刷信用卡就ok. 網頁大概長這樣 -
參觀當天
如事先在
ticketmaster 訂了票, 請先去售票處取票. 別被那人龍嚇倒然後排隊, 那裡會有職員手拿一大疊票在外圍, 你只要報上姓名和地址就能取票啦.
議會重地絕對不是能隨便進出的地方. 我們是要經過保安檢查 (就像機場那種) 才能進去. 通過檢查後會發一個訪客證, 參觀期間都要戴著喔.
![]()
進場後跟著指示牌走走走, 就來到導賞團的集合點. 排隊是以不同導賞語言來劃分的, 目前是有英文, 法文, 德文, 意大利文, 西班牙文和俄文六種.
等了不久, 導賞員就來點算人數, 又逐一問我們來自那裡, 是個中年的英國姨姨, 很有書卷氣的樣子. 英國姨姨簡單介紹自己後, 導賞團就正式開始了.
上圖的集合點是整個導賞團最後一個能拍照的地方. 從那裡走進一道大門, 正式進入國會內部就不能拍照了. 導賞期間看到的都只能文字描述.
我們被英國姨姨帶到不同的地方, 每處她也會作很詳細的講解. 例如在議會的入口, 除了看到議員接收文件的地方, 還看見四座英國近代四大名相 - 包括丘吉爾和戴卓爾夫人的雕像, 英國姨姨不但介紹它們的歷史, 還有趣聞 - 議員進議會前都會摸丘吉爾雕像的腿, 希望能沾上他的過人辯才! 這些小趣事都令參觀變得生動, 絕對沒悶場.
其他必遊的景點包括上下議院. 平日看電視也許會看到英國首相在下議院雄辯滔滔的力戰反對黨, 其他議員都很擠的坐在後方的長椅. 在這導賞團我們也能進去體驗, 發覺還真的很擠... 哈哈. 站在議事堂內, 聽著講解, 不難想像這兩百年來的偉大政客跟你擦身而過, 實在是很棒的體驗!
|
下議院 House of Commons (來源: wikipedia)
|
|
下議院 House of Commons 擠滿議員的時候... (來源: The Guardian)
|
也許你會說, 25鎊換一個半小時的旅程真的很貴, 值嗎?
如果你對歷史和建築有興趣的話, 絕對值!
哈比常常覺得自助旅行最大的不便就是欠缺地方的背景介紹 - 很多景點都是自己逛, 很多時我們可能只看到表面而忽略了當中的故事. 而這導賞團就剛好為你快速補完英國近代史和有關這兒的小故事. 去完這導賞團再出去欣賞西敏寺外圍和拍照, 的確會比光在外面轉一圈, 到此一遊有更深感受!
==================================
Houses of Parliament
地址: Westminster, London SW1A 0AA, United Kingdom
官網交通指南
View Larger Map
=======================
有關英國遊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