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鬥大聲

MK110 於 2008-07-29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24

分類:
  星期日那天,下午去了銅鑼灣看《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之前一日,在家中看了半部《三國之見龍卸甲》。蝙蝠俠好不好看暫不說,中國人較喜歡用「神」來形容,至於電影,只知是世間沒有白武士,所以才有看不到真面目的黑武士出現。
  至於《三國之見龍卸甲》,是無意中在有線第一台看到的,看的時候已播放了一半,所以好不好看也不知道,不過就覺得有點可笑。《三國演義》是創作,電影也是創作,是否需要一定要忠於歷史,這由得電影投資者去決定,既然是創作,真是唔該作得好少少。
  和中國大陸合作拍電影,真是有太多太多的局限。有地方、有人,可是拍出來的戰爭場面得個亂字。近代戰爭自從越戰、伊拉克戰爭之後,創作關於戰爭的電影,多少帶點反戰的味道。撇開反戰不說,近年中國出品,除了是場面夠大、死人要多、一味抄西方電影的特技,戰爭竟然毫無戰術、戰陣可言,沒有兵將的調動,只有主角的個人表演,完全和現今世界的電影潮流脫了節,更比不上二三十年前日本所拍的同類型電影,所以香港電影沒落是有原因的。
  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一個跟隨南征北戰、一個口口聲聲叫大哥的人,最後竟然是出賣自己的人,你說趙子龍多失敗。有膽出賣,卻無膽捱一刀,這樣的三國人物何其不濟。被困鳳鳴山,手下(個個似賊)可以起哄問,何以丞相每次都找趙子龍來揹黑鑊。說到為誰而戰,身為一介武夫,當然每次為自己而戰,為名聲而戰、為終身所學而戰、為傳頌未來而戰,又何懼被敵將斬殺於馬上,可是電影結局來個唔湯唔水,以為沒有說明趙子龍究竟有沒有被打敗就是高招,奈何不懂得用停鏡來處理。
  其實以上的都是偏見,不過當看到其中一幕,真的笑了出來。兩軍廝殺,魏軍與蜀軍兩名大將各將對方刺殺,臨死前,一方可以大叫「魏國萬歲」,而另一方則大叫「蜀國萬歲」。以為是細路仔玩泥沙,鬥叫得大聲,喊得大聲和最後還叫的才是贏。


============================================

感謝 MK110 提供以上資料

MK110的網誌: http://mk11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814057

全部攻略 2541

全部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