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愛.誘.罪》(Atonement)

MK110 於 2008-02-14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23

分類:
  台灣譯作《贖罪》(Atonement)的英國電影,在2008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於倫敦頒獎禮中獲得十二項提名,最終拿下了最佳影片和最佳藝術指導兩個獎項。
  頒獎禮明珠台有轉播,某日下班回家看了下半部分。鄉下婆常說大鄉里喜歡姬拉麗莉,其實這個不是真實情況,只是由《我愛碧咸》開始,至《傲慢與偏見》時開始記得她的名字而已。姬拉麗莉身高可以,可惜過於纖瘦,側聞還有厭食症,背後看還有點吸引,正面看時,不知應該將視線放在哪裏。外國傳媒說她的鼻子絕佳,可惜這是外國人的觀點。
  姬拉麗莉拿不到最佳女主角是意料中事,雖則她是英國演員,受力捧並不為奇,不過想拿最佳女主角確是有一段距離。《愛.誘.罪》是全英國製作,拿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兩個獎項,只可說是作為補償。
  電影中的愛情,怎看也不夠刻骨銘心,出於妹妹貝安妮的嫉妒、自私、自大、狂妄、自以為是、作假證供、由愛而生恨、歧視等等所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最後也由她自己來懺悔。不過,階級的分野、姊姊茜茜莉亞的高傲,從不將妹妹放在眼內,隱隱將貝安妮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罪惡喚醒,雖不能成為必負的責任,但也是誘因。後半段的愛情,是妹妹的杜撰,還是真實發生已不重要,畢竟兩人從分手那刻開始再不能見面,提早結束了一段愛情,扭轉了各人的命運,留下了遺憾。
  莎愛絲露娜成功演出十三歲時的貝安妮,能夠將複雜的心情不動聲色表達出來。其實男主角羅比和茜茜莉亞的愛情能否開花結果,現實中應該存疑,因為兩人階級的不同,要衝破障礙,就算是今天也未必如願。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的功力與表現,一場書房激情,姬拉一襲綠色長裙,可能是全片最美的服裝,情到濃時身體以十字架般張開,似乎有明知犯禁也要一解欲拒還迎、既愛且恨的內心世界,但又不能宣示於口,於是一切付諸行動來證明。
  另一場是沙灘大撤退,一個長鏡頭直落,表達戰爭的殘酷,不用血流成河;表現戰爭的慘烈,不用槍林彈雨;說到戰爭的荒謬,不用製造敵我矛盾。戰爭的無聊、戰爭的恐怖、戰爭所帶來的災難、戰爭之毫無人性,在這約十分鐘裏,導演不費一槍一彈,全表現出來,從這可看到導演功力、創作之高超與另有懷抱。
  最後,找來雲尼莎韋姬芙演貝安妮,剖白贖罪之路。是贖罪也好,是創作也罷,逝者已矣,總得留點希望在人間。從觀影角度,如果說兩個主角一早去世,那電影怎可完場?
  說點題外話,聽聞馮小剛的《集結號》拍得如《雷霆救兵》加《戰火旗蹟》加《太陽旗飄揚》迫真,雖則此片沒有以往中共電影般歌頌共產黨軍隊,但以《太陽旗飄揚》的班底拍《集結號》,得出來只是一套「迫真」的電影,是高是低,就看我們(觀眾)如何選擇。


============================================

感謝 MK110 提供以上資料

MK110的網誌: http://mk11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747396

全部攻略 2541

全部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