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麥當勞被懷疑採用上海福喜食品公司的過期及發霉加工肉,市民吃了最少約170公噸懷疑不合標準的雞腿及吉列豬塊。香港食安中心還巡查其他6個連鎖食肆品牌,包括肯德基、必勝客等,檢查食物樣本的衞生情況。發生了這些事件,「麥當勞化」一詞需要要重新定義嗎?
麥當勞這個品牌一直深具影響力,遍及飲食文化之外,社會學家喬治里茲 (George Ritzer) 甚至在1993年鑄造了McDonaldization (麥當勞化) 一詞,意指麥當勞快餐的特色給社會帶來的變遷。麥當勞化見諸於教育,是提供速成修讀方式,如利用假期密集上課,又例如把課程「斬件」成為多個單元 (module),讓修讀次序和年期增彈性等。不過,麥當勞化其實講求一些主要元素,包括:(1) 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作業;(2) 指標化及量化工序和產出;(3) 有監控機制確保產品及服務質素。不過,當不知從何時開始,市民已一共吃掉最少170公噸懷疑不合標準的快餐產品時,不禁令人懷疑「麥當勞化」是否已悄悄地變質,而「麥當勞化」又是否要重新定義呢?
感謝 新月人 提供以上資料
新月人的網誌: http://notsomoon.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