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日期:2013年2月6日 - 2013年4月29日
早前看到博物館的廣告,一直都想去參觀。
今個月終於有時間,可以一睹那些藝術品。
法貝熱是十九世紀末俄羅斯一代工藝的結晶。
在法貝熱的眾多工藝產品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呈獻給俄羅斯皇帝的復活蛋。
是次展覽展出了各種巧奪天工的珠寶用器和飾物,當中亦包括舉世矚目的復活蛋。
由於場內不准攝影,放上小冊子的圖片跟大家分享。
小冊子及門票都製作得十分精美,還有凹凸效果。
復活蛋內有一艘「亞速之回憶」巡洋艦的縮微模型。
在海藍寶石的「海面」上,縮微版船身上的裝備都一一仿製出來,如小船、錨和錨鏈、金絲桅杆和「亞速」的字樣都能清晰看到。
《西伯利亞火車復活蛋》
復活蛋內有一列「西伯利亞火車」的縮微模型。
火車頭中設置了複雜精巧的機械裝置,只要用一把小鑰匙轉動發條就能開動微型火車。
小小的白金蒸氣火車頭上有著以紅寶石做成的小燈與鑽石製成的前照燈,後方拉著五節以黃金製成的車廂。第一節車廂刻有銘文寫著「直通西伯利亞」,第二、三和四節車廂就分別刻上「婦女專用」、「吸煙區」和「禁煙」等字樣,而最後一節車廂則是禱告室。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復活蛋》
復活蛋的基座裡有一個音樂盒,可以播放兩首傳統復活節詩歌。
這串手鏈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送給妻子瑪利亞.亞歷山德羅芙娜的銀婚紀念品禮物。
手鏈上由九枚橢圓形肖像組成,分別繪有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他的八位孩子們,這種微型人物肖像畫在當時非常流行。
鑲嵌在鑽石畫框中的是尼古拉二世夫婦五名子女的微型肖像畫。
這是1904年11月26日,尼古拉二世贈送給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結婚十周年的禮物。
《松樹與紫藤》
法貝熱的花卉系列產品十分寫實和造型簡約,其創作靈感應是源自日本的花道。
俄羅斯宮廷十分流行小動物的擺設。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女兒塔季揚娜養了一頭鬥牛犬,就是這件小雕像的原型。
法貝熱公司先為動物製作蠟像,再用與動物真實顏色相近的寶石進行雕琢裝飾。
法貝熱公司生產了一批極為寫實的人物像,但和復活蛋一樣,這些人物像的生產量極少。
《「喀山聖母」像》
聖母是俄羅斯人普遍崇拜和向其尋求庇護的神祇。
1579年,喀山城發生大火,據說喀山聖母像是由一名小女孩按著聖母顯靈的指示而發現。
沙皇其後命人在發現聖像的地點建造教堂供奉聖母。
在這幅奢華的喀山聖母像中,聖母和聖子的衣著以雪白的珍珠拼成,象徵著他們的純潔。
至聖聖母像由主教們佩戴,藉以標識自己在教士群體中的最高等級身份。
器物中央有一幅周圍環飾珍珠的小型「聖母顯靈」木畫像。
這種類型的聖母像是最為俄羅斯東正教推崇的聖像之一,它以聖母雙手高舉做祈禱狀的姿態和胸前的聖子像為特徵。
十九世紀的珠寶匠熱衷於使用有色珠寶,紫水晶尤為熱門之選。
產自俄羅斯烏拉爾山脈的紫水晶產量豐富且質素優良。
作為純潔、奉獻與信仰的象徵,紫水晶常被用於製作聖母聖子像、聖像畫框、福音書、禮拜器具與高階教士的配飾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這類供教士或統治者佩戴在胸前的十字架。
十九世紀未至二十世紀初,動物小雕像十分流行。
它們以不同物料如石、瓷、銅和白銀等製成,當作玩具或是禮品。
受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和俄羅斯人熱愛狩獵的影響,雕像題材如鳥、熊和狗最受歡迎。
《玩具汽車》
十九世紀,以銀製掐絲做成的物件種類繁多,包括這類仿真度極高的小型玩具馬車或汽車。
這輛玩具汽車複製自一輛生產於1905至1910年間的轎車,敝篷後座有一扇打開的門,車上還有車燈、手剎杆和變速杆等細節。
賓治酒源於印度,由英國引進至歐洲。
賓治酒最初是由五種原料組成:朗姆酒、水、糖、檸檬汁和茶,有時加入各式香料。
賓治酒的製作過程是先把蘸滿朗姆酒的方糖放在杯沿的架子上,然後點燃杯中紅酒,慢慢地加熱至糖融化,再滴入酒中。火焰的光芒在水晶杯身上跳動閃耀,看來就像一塊燃燒中的寶石。
1871至1872年間,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四子阿列克謝.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前往美加、日本和遠東作外交訪問。這套以莫斯科河岸邊的克里姆林宮為題材的傳統精製烏銀茶具及咖啡具,便是透過此行送給當時香港總督堅尼地爵士的妻子,而英國維多利亞女皇亦曾使用過這套餐具。
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訪問意大利期間獲贈此套餐具,1990年入藏克里姆林宮博物館。
《摺扇》
這把法國製的華麗摺扇是由一位皇室成員所擁有。
扇面由皮革製成,描繪一群貴族漫步於凡爾賽宮花園之中。
扇子的邊緣有纏枝紋作裝飾,以閃片作點綴。
至於扇骨則由十八個精緻的珠母組成,粉紅色琺瑯彩繪製的大扇骨更是法貝熱首席工藝大師之作。
《珠寶盒》
十九世紀民族主義興盛,王公貴胄不但喜愛作復古打扮,而具古代俄羅斯特色(或是拜占庭特色)的物品也非常流行,因此珠寶匠重新對中世紀的珠寶技術產生興趣,尤其是琺瑯工藝;而一些屬於新時代產物的飾物如項鏈和胸針等均會被放進這些復古的珠寶匣中。
這是法貝熱公司莫斯科廠房生產的一件「明亮式切割鑽石」代表作。
這裡主要製作優雅的女士珠寶系列,以迎合各種顧客口味和各個階層的需要。
這件胸針應用二十世紀初的新古典主義風格,講求嚴謹對稱。
它不同於風行一時的新藝術主義,後者主張帶有浪漫色彩的隨意線條和形式。
不過在兩者的影響下,胸針的輪廓線條於對稱中亦充滿了表現力。
新藝術時期認為女性是自然的象徵,因女性之美和神秘而受到讚美。
大量使用女性身體、手臂和頭部元素的作品湧現,成為新藝術設計最典型的標誌。
這枚胸針可作吊墜,上有可拆除的掛環,下方有一金色罌粟花鑲梨形鑽的可拆除托架,用途巧妙多變。
《蜻蜓胸針》
相對於傳統的古典形式,莫斯科的珠寶匠受新藝術運動影響,創造了這件具強烈現代風格的作品。
以大顆珍珠、亮色寶石和特色切割的鑽石,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蜻蜓纖巧輕盈的形體,充分地體現了新藝術運動以流動性的線條表現動態的宗旨。
場外的紀念品店舖中,有各款法貝熱的仿製精品,這面鏡子是其中之一。
可以兩面摺起並固定,既實用,又可作欣賞用途。
此行的意外收穫,即場買給我的禮物--萬花筒!謝謝! >3<
萬花筒中看到的是實物,外面繞著花,且有寶石點綴。
最後於記事本蓋印,記下當天的回憶。
這個展覽真是值得一看!
圖片來源:
場外拍攝、《法貝熱 — 俄羅斯宮廷遺珍》小冊子、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
---------------------------------------------
榮登博勢力精選
============================================
感謝 qkphoto 提供以上資料
qkphoto的網誌: http://qkphotoblog.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