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曾經熟悉的香港

豁出去漫遊 於 2014-03-12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78

分類:

日期:2014年3月9日
地點:文化博物館

愈多愈人覺得,這個香港已經不是我們熟悉的香港!

回歸16年了,我們愈來愈懷念1997年前的香港了,當然,英治時期也不是只有好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就舉辦了「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展出17位藝術家關於殖民記憶的藝術品。提醒我們,這段歷史有苦澀的,有歡快的,有憤慨的,顯示出立體的歷史。

展覽最大的特點,是用一封封寫給維多利亞的信,來連起所有展品。信內除有作品的簡介及圖片、後殖民文化論述外,也表演了強烈的感情,猶如港人寫給維多利亞的情信。

這些展品,並非一味讚好的,例如曾建華的《無題》,便表達了對英國人捨我們而去,不讓港人入籍英國的無奈,但總體上來說,那時一個多姿多采的歲月,最重要是,只要人們肯付出,總會有回報的,而現在呢?我們的政府玩晒,只懂迫到人走投無路,又怎能怪港人懷念前朝呢?


展覽其實很小,不過沒所謂,英國不像某強國,從來不以大以多取勝,展覽入口有個經典的郵筒,現在香港已賣少見少了。

 連場刊也製成信封模樣,很有心思。

尹泰尉的《拼合英國旗手帕連身晚裝》,以英國國旗製成的晚裝,予人高貴的感覺,現場還播出Beatles的《Yesterday》: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不言而喻!

又一山人的《九龍皇帝》及《無處不在曾灶財 無處不在紅白藍‧曾灶財密碼》,以港人熟悉的人和物又帶起大家的回憶。

曾建華的《無題》,乍看是典雅的花草牆紙。

其實典雅背後全是憤慨。

陳嘉琬的《永遠懷念》及《皇后生活》,我們曾經擁有的記憶的消失了,消滅這些回憶的竟是特區政府!



要數殖民地回憶,怎能不數港大,此為王禾璧的「香港大學」系列,然而,回歸以後,港大變成怎樣,不是擦權貴鞋,就是慘被權貴圍攻,昔日的最高學府,如今……


這些建築,大家有印象嗎,Bob Davis鏡頭下展現昔日的香港,包括木球會、希爾頓及卜公碼頭,如今安在哉?

展覽雖小,但每一件展品都值得細味。

臨走當然要寫上片言隻語給維多利亞。

盡在不言中……



============================================

感謝 豁出去漫遊 提供以上資料

豁出去漫遊的網誌: http://lamlam093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522560

全部攻略 1255

全部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