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吸收文化養分

豁出去漫遊 於 2014-08-29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826

分類:展覽 博物館 ;地區:灣仔


日期:2014年8月17日
地點:荔枝角、灣仔藝術中心

這一天香港人大都湧到港島,會展正舉行美食節,另一邊又有一個「大遊行」,不過,我卻選擇到藝術中心,參觀「投向同一時代的目光──日本現代寫真 1970代起至今」,這個展覽展出包括森山大道、荒木経惟、北井一夫、潮田登九子等廿三位當代日本當代攝影大師的作品,分「變容的社會」和「變化的風景」兩個部分,展示了1970年代以來日本攝影在人物和景觀兩大題材上具代表性的手法與風格。

個人更偏愛人物那部分,總覺得日本攝影師總能捕捉到最實感的一面,讓人有置身現場的感覺,而且感染力很強。不過,我們較熟悉的森山大道和荒木維惟都只得幾幅作品,而且偏向較小型的作品,感覺不及上次ArtisTree舉行的森山大道展那麼強烈,但能看到日本多位攝影大師的作品,也是不錯的旅程,而且避開了會展搵食的人潮和軒尼詩道(同樣搵食)的人潮,這裏的寧靜,正好讓心靈和腦袋都得到休息。

逛了展覽,距離想看的電影還有大半小時,把握時間,到藝術中心的黑麥歎杯咖啡,好好整理心情,迎接接下來的兩齣電影(幸好兩齣電影都不沉悶),這一天,真的好好補充了文化養分!



這麼有趣的展覽,參觀者卻不多,一方面覺得可惜,但另一方面又慶幸參觀時更感自在。

在展覽的一角放在梳化,還有幾本寫真集,若時間充足,大可在此Hea足大半天。


現場還展出多位大師的攝影集,這本是荒木經椎的。


這本則是細江公英的《抱擁》。

荒木經惟的系列《Subway》,展現地鐵眾生相。


北井一夫的《向村莊去》,展現逐漸消逝的農村生活。

 
橋口讓二的《視線》,將焦點放在不良青年的目光。

瀨戶正人的《Picnic》,展示公園內情侶的百態。


柴田敏雄的《日本典型》,拍攝日本常見的防波堤霸。

山田修二的《日本村》,展示出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所帶來的變化。

太加西·轟馬的《東京郊外》,展示了人工化一體化的郊外新城鎮面貌。

伊奈英次的《In Tokyo》,展示泡沬經濟下的東京,這種鶴立雞群的建築,不是令人想起九龍城嗎?

看過這些攝影師的作品,開始覺得Out-focus也可以很有味道。

爭取時間,歎著咖啡等開場,真寫意!


============================================

感謝 豁出去漫遊 提供以上資料

豁出去漫遊的網誌: http://lamlam093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灣仔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533883

全部攻略 1255

全部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