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年11月26日
地點:赤柱
由於前一篇鬧赤柱鬧得太激,今篇要補番飛。其實赤柱大街那一邊,個人覺得保存得幾好。至少政府不會將那些攤檔拆晒,然後迫佢哋搬到市政大樓吖,雖然大街上的攤檔,賣的都是畀外國遊客的貨品,但有時齋睇都幾開心。
至於海岸邊,除新增了一些地舖外,基本也沒甚改動,而佇立在岸邊的水僊古廟及八間屋,也得以保留,並增加了一些保護措施,這些都值得一讚,但如此有價值的古迹,不見旅發局推廣,反而推廣移值過來的美利樓,這種思維實在不敢苟同(話讚話讚結果又變鬧)。
逛完大街,來到赤柱新街,有一幢赤柱市政大樓,雖是新建築,但設計極具格調,據悉此建築以四合院為藍本,難得不以大以高為目標,反而強調小巧玲瓏,特別是中庭部分,晚上地板亮起了燈,靚到「嘩」一聲,難怪成為獲獎建築!嗱!我唔係剩係鬧政府架!
通常我們逛完大街,會到惠康行下,不為買東西,只為逛逛這間舊赤柱警署,超市盡量維持原貌。不過看到警署內某些古迹旁,堆滿了貨品,感覺有點不是味兒,上到二樓,又不可走出露台,究竟這樣子「活化古迹」是否一件好事,我也不懂回答。
大街上一幢建築,繪上了色繽紛的塗鴉,好有外國Feel。
大街上有不少油畫出售,不過大多是討好外國人之作。
幾十年後,仍然要靠李小龍。
街尾還有兵馬俑賣添,睇怕大家唔會買啩。
大街旁的海岸邊,新增了一些地舖,還有個好型的「天幕」,前面有些休憩的地方,感覺好Leisure,不少外國遊客愛在此吹水。
大街最南端,有條小徑,可通往水僊古廟,僊即仙的古字,供奉一位水神,名水僊爺爺。建築年份不詳,但應在乾隆之前(即18世紀),據說以前沒燈塔,古廟更成為導航地標,經過政府修葺,保存得不錯。
大街未段還可看到「八間屋」,外形都是尖頂瓦面,紅牆綠門,別具一格。據說1931年政府收地建軍營,因此在海邊興建了八間屋作安置。
「八間屋」前有幾棵古老風水樹,又有沙灘,真正風涼水冷也。
夕陽西下,幾好Feel !
海邊有些礁石,有情侶在此寫生。
市政大樓參考了四合院的設計,其中庭的玻璃地台也是天窗,日間讓陽光透進大樓,晚間則讓大樓的燈光透出,睇到我「嘩」一聲。
市政大樓依山而建,還可望到赤柱新街。
大樓設有天台公園,種植了樹木,並有木製的遮大陽設施,讓遊客暫時避開繁囂,在此抖一抖。
這間惠康,仍保持昔日的原貌。
看到昔日的石階、火爐旁堆滿雜物,我就會想,這是好事嗎,但變成餐廳、酒吧,普通人又不能內進,怎樣「保育」才是最好?
============================================
感謝 豁出去漫遊 提供以上資料
豁出去漫遊的網誌: http://lamlam0930.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