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5月28日
地點:小印度
在黃亞細吃完之後,我們步行往Ferrer Park站,乘一個站到Little India站,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了華人之外,馬拉人和印度人也不少,小印度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印度人的社區,置身其中,即可感受到相當濃厚的異國風情。
我們先來到Serangoon Road上的Little India Arcade,這裏是小印度著名市集兼地標建築,店舖出售各式印度貨品,包括糕點、首飾、香料、布匹、籐器等,也有Henna紋身店及理髮店。
然後我們再沿著Serangoon Road往北走,有充滿異國風情的印度教寺廟,不過最吸引我們的,是沿途盡是色彩繽紛的平房式建築,對視覺是一大衝擊,為甚麼人家可以保存這些充滿特色的建築,而我們香港卻要把一切都剷平呢?
新加坡地鐵跟香港差不多,但最麻煩就是這張車票,用後要透過這部機峎回按金,費時失事。
新加坡地鐵不准吸煙,不准飲食,還不准帶(或食?)榴槤!
來到小印度,第一眼先發現竹腳中心,這裏是當地極受歡迎的熟食中心,但剛剛吃完肉骨茶,還未肚餓。
Little India Arcade外形頗有殖民地建築風情。
牆上發現這個標誌,難道當地人喜歡隨處小解?
Arcade內開滿小店。
邊個試著呢件衫畀我睇呀?
小店有不少印度風味的首飾,擺設等出售。
這間店舖好像是食肆,門外的擺設都幾過癮。
Arcade內到處都貼滿寶萊塢明星照,下面那位就是「印度劉華」。
印度人愛Henna,小女孩也不例外,我卻睇見都怕。
這裏還有印度理髮店。
我都要整個呢啲髮型!
沿著Serangoon Road走,街道兩旁都是色彩繽紛的平房。
當中不少下層都是服裝店。
還看到一大一小的木猩猩。
途中遇上這隊三輪車隊。
走到一半,即可發現這座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始建於1881年,是當地的百年古廟,供奉的是掌管生死大權的Kali女神。
當地婦女就在廟的大門口休息。
廟宇四周滿是雕塑。
然後我們又轉入Kerbau Road,這裏有一間色彩繽紛的平房,是富商陳東齡的故居,他早年曾在Serangoon Road投資建糖廠,這所房子是在1900年建來送給妻子的。如今建築四周已變成藝術區了。
繼續四處逛,這些不知是 CD還是VCD。
這些應是新加坡的公屋(當地稱為組屋),環境好像很不錯呢!點解香港唔學下呢?
============================================
感謝 豁出去漫遊 提供以上資料
豁出去漫遊的網誌: http://lamlam0930.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