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褔建尋回秋天之旅(12)小島睇樓團

豁出去漫遊 於 2010-03-26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67

分類:
日期:09年11月25日

地點:廈門鼓浪嶼

吃完早餐,便開始我們的鼓浪嶼之旅了。鼓浪嶼上沒有汽車,也沒單車,只好安步當車,不過全島面積不過2平方公里,步行遊覽十分方便

列強入侵後,鼓浪嶼成為租界,不少居民出國謀生,華僑陸續在2030年代回鄉創業,短短十多年間,一共建造了千多幢精緻的別墅住宅,並將西方建築特色帶到鼓浪嶼,方方正正的西式別墅,點綴著巴洛克式浮雕,羅馬式的圓柱,卻混雜本土的紅磚造牆身及青磚瓦屋頂,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  

鼓浪嶼的味道淡淡的,四處都是小巷子,兩旁是爬滿藤蔓的老房子,一片安詳平靜。我們拿著一張不太詳細的地圖,在鼓浪嶼上繞來繞去,有時會迷路,有時會錯失目標,其實也無所謂,漫步於多幢歐陸風情建築中,猶如時空交錯,回到以往西方列強的租借地,途中總會遇上一些裝滿故事的老房子,在街角總會有其韻味。






先來到鹿礁路24前日本領事館鴉片戰爭以後,廈門成為通商口岸,列強相繼擁到鼓浪嶼,佔領島上最佳地點建立領事館,這裏變成公共租界。原日本領事館建於1897年,1928年,在領事館右側建造兩幢紅磚樓,為警察本部和宿舍,警察本部地下室為監獄,為逮捕中國人刑訊拷打用。




自廈門成為通商口岸後,基督教天主教紛紛來傳教,並興建一座座教堂。其中天主堂位於鹿礁路34號,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馬守仁把原本的法國領事館改為主教樓,民國6年在主教樓建成主教座堂,為典型哥特式建築,以哥特式尖塔為主。




1918年,黃仲訓攜120萬銀元到鼓浪嶼,同時菲律賓華僑施光叢也在鼓浪嶼福建路32號建成一幢具有北歐風格的別墅。兩人從廈門乘輪出洋,在船上玩牌打發時間,如果施賭輸了,別墅無交給黃。如果黃賭輸了,則將運輸船隊交給施。結果施光叢輸了,便把別墅送給黃仲訓,成為黃榮遠堂。黃榮遠堂1920年落成,是一幢西洋風格建築,通體有許多廊柱,用整條花崗岩雕成,一派古羅馬風韻,許多小圓柱周邊支撐,頗具裝飾美,窗戶設計也各不相同,半月形、平直形、彎弧形相間配置,寬敞的庭園中央設有水池假山。




黃榮遠堂對面就是海天堂構,位於褔建路38號,始建於1921年,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前後兩側的樓宇,則採用古希臘柱式,窗飾也大多為西洋風格,但牆面與轉角又是中國雕飾。







接著找尋旗山路的李清泉別墅,但這條小路有點隱蔽,找了一會才找到,但來到後卻發現鎖上了門,只好望門興嘆,隔著鐵閘遙望其中式花園。




回到鹿礁路,看到這幢林家公館,公館主人為台灣第一富商林維源,日本吞併台灣,林維源攜妻兒往廈門,購地建兩層洋房,是為林家公館。後來,他兒子林爾嘉又在附近買下一幢英國人的別墅,作私家住宅。



此時陽光愈來愈猛烈,愈行愈辛苦,但我們稍事休息後,繼續行程,先到漳州路38~40號的李家莊,始建於1903年,後來由華僑李清泉購下供其父居住,並命名為李家莊。08年大屋修葺完成,改咖啡館及旅館,原裝的舊房子擁有紅磚牆,緊靠旁邊的是較新擴建部分,個人最喜歡這裏走廊,跟港大陸佑堂有八分相似。




看地圖,林語堂新娘房也在附近,但左找右找還是找不到,原來路旁有條窄巷,林語堂新娘房就隱藏在小巷的盡頭。這裡是文學家林語堂的故居,也被稱為「廖宅」,因為這裏其實是其夫人廖翠鳳的娘家。廖家是當年鼓浪嶼的首富而林語堂則是個窮牧師的兒子。左面是一棟破舊的矮樓,門口上懸掛著「立人齋」的匾額,是廖宅的原物。右邊是另外一棟。兩棟都是英式住宅,以前曾有天橋連接,林語堂的新房在右側內房


============================================

感謝 豁出去漫遊 提供以上資料

豁出去漫遊的網誌: http://lamlam093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517690

全部攻略 1255

全部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