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與折現率(一)

羊狼二世 於 2007-06-05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10

分類:

我打算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講一講老年人的折現率,而不是投資學的折現率。後者較容易懂...嗯,真正的原因是我對前者較感興趣。

折現率是甚麼東東?先看看以下一項著名的心理實驗:

1980年代,Walter Mischel和同事們對4歲的孩子們做實驗,他們先給孩子一顆糖,並告訴他們假如能等幾分鐘後再吃的話,就能再得到另一顆糖,結果發現那些能忍住不馬上吃糖的孩子,10年後的成就比較好。

(資料來源:http://www.jkes.tp.edu.tw/ing/document/document_01.html)

所謂的「折現」,就是把未來收益(兩顆糖),折現成當下的後益 (以 y 作為量化後的收益)。至於當下吃掉一顆糖,所得到的收益是 z。如果 y > z,我便多等一會。y < z,便立即吃掉糖果。

如何計算折現率?假設小孩在獲得兩顆糖果的那刻(在時間上,稱為 t+1),所得的量化收益是 x。折現率 = (x-y) / x。與下列公式相同:

( Future Value – Present Value ) / Future Value

換言之,到底是數分鐘後獲得兩顆糖,還是立即能吃掉一顆,哪一個抉擇令當下的「我」更覺得滿足?折現率越低的小孩,越是重視未來收益。因此他們傾向忍耐,等候時間較其他小孩更長。

影響折現率的因素

1. 貨幣 - 國家可能經歷通脹/通縮,國際市場上的匯率亦會貶值/升值。比方說,100年後的1000萬港元,只夠買一間房子。那麼,要將這1000 萬折現至當下的價值,或只等同今天的二百萬左右。

2. 變化和不確定性 - 在當下吃掉一顆糖,可排除未來的變化與風險。比方說,那顆糖可能在數分鐘內融掉(有一句廣告語是:只融係口,唔融係手),又或者,比研究人員呃左,所以得不到兩顆糖。嗯,任大家隨意列舉例子吧。

Picture

3. 時間偏好 - 有些人急於提前消費,甚至債台高築,另一些人則不。如上圖所示。

下一篇文章中,將進入直路,談論老年人的折現率。

伸延閱讀:

Is Eric James Torpy crazy? Maybe he is just better than you at computing Present Discounted Values Freakonomics


============================================

感謝 羊狼二世 提供以上資料

羊狼二世的網誌: http://contact_ching.mysinablog.com/index.php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1464714

全部攻略 6258

全部回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