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頭講起先。拜讀羅家聰的信報文章雙聯匯及外幣化均能提高匯制公信力。高手寫文,小羊鈍見,充其量不過是討教。文章所提出的雙聯匯,指本土貨幣以固定匯率兌兩國貨幣,例如歐元和美元。當巿場向央行沽本土貨幣時,央行有權決定兌換成歐元或美元。好了,癈話說完,直入正題。
假設如港燦兄所言,07年10月18日,金管局實行雙聯匯。港元兌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分別是1 : 1 和 7.8 : 1。再假設屆時人民幣仍不能自由兌換(但可透過某渠道來港,例如地下錢莊),以及現貨 usd/rmb 報 7.8 或以上。則將出現大量的套利機會,可會衝擊港元匯率?
1. 最壞的情況下,金管局只會賣光美元,增持同等價值的人民幣。原理如下:向金管局沽 7.8 億人民幣/港元,同時定必向其買入 1 億美元/港元。這樣方可完成整個套利行為。由於整體的外匯儲備沒有改變 ,港元匯率不會崩潰。除非全世界都沽出港元,令金管局的外匯儲備乾塘,才有這個可能性。
2. 套利行為可能不成功?由於不能強迫金管局給讓美元,未必能完成套利過程。但另一方面,卻可透過本港銀行將港元換成美元。銀行總不成跟你說:「兌換成哪種貨幣也是一樣啦!來,我給你人民幣吧!」這時,說不定做虧本生意的是銀行。除非銀行也跟隨金管局,買入港元時,可隨意兌換成 rmb 或 usd 。
註:套利是甚麼?舉個例子:假設 rmb/usd = 7.9 : 1。市場見利之所在,沽出 7.8 億 rmb/hkd 給金管局,並力圖向其買入 1 億 usd/hkd ,以賺取 0.1 億 rmb/usd 。即是說,沽出人民幣,換成港元,然後再用這些港元買入美元。但是金管局每買入 7.8 hkd,有權將之兌換成 1 usd,或 7.8 rmb。在理論層面,套利行為不一定成功,現實中卻是可能的 (大概要動一動腦筋吧)。
還有一個很奇持的問題。假如我是外國的投資者,怎知道在港的資產以人民幣或美元估值呢?不論 rmb 或 usd 貶值,我都可能蒙受損失啊!不論 rmb 或 usd 升值,我照舊可能蒙受損失!打個比方,如果 rmb/usd 升值,則 usd/rmb 貶值。這不是暴露出來的雙重風險嗎?可見若果落實雙匯制,有些曲折複雜的技術細節待處理。
話不能說盡。也許,奇特的問題,早被探討過了。這我就不知曉了。
============================================
感謝 羊狼二世 提供以上資料
羊狼二世的網誌: http://contact_ching.mysinablog.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