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站的月台,靜靜看著清拆中的牛頭角下村
香港市區最後一座重新興建的「徙置屋村」
雖然我不是屋村長大,但是身邊的親朋戚友曾經住過這些舊式屋村,勾起兒時的回憶,新春到過石硤尾村長輩家中拜年,老爸自小在黃大仙徒置區長大,老媽一家也曾經入住勵德村,原來我的家族也是從屋村出生。
長型的屋村大廈,火柴盒般的學校校舍跟大廈相連,有些座數與座數也是連在一起,有別於新式的公寓大廈,小時候在我眼中這樣的建築設計實在新奇有趣,是舊派屋村獨有的標記和韻味。
住戶搬遷後得到更好的居住環境,當然替他們高興,時代在進步,房屋質素也要隨之改善是合理的,淘汰是必然的過程,只是看著大廈默默地被折掉,上一個時代的文化和產物靜悄悄在大都市內結束生命,舊日的社區鄰里關係沒有好好的保存下來,未免感到唏噓。
牛頭角下村13座其實是區內的標記,搭乘紅色小巴經過觀塘道不少人都會喊「十三座有落」,正是要在下村13座下車,而對面剛好是地鐵九龍灣站,人流鼎盛,而中間的觀塘道更是車水馬龍,進出觀塘必會經過,所以道地的香港人必定知道「十三座」的含義,唯獨新世代沒緣相見就難以理解,又少了一個跟年輕人一起擁有的集體回憶。
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
徒置屋村的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歷史,一種獨特的香港情懷似乎正在消失中。
============================================
感謝 竹仔Bamboo 提供以上資料
竹仔Bamboo的網誌: http://everydaymarkyourlife.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