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伯公坳 - L015 - 大東山頂 - L014 - 爛頭營 - 伯公坳
長度:6 公里
終點交通:同上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又要對這個 Blog 說聲「生日快樂」,兩年來六十三篇網誌合計十一萬餘字,雖則近月因工作關係少了發文,但也算是一直堅持了兩年,希望還有第三年、第四年......還望各位繼續支持。
大東山金芒秋色聞名已久,惟去年因種種原因而擱置行程,適逢今年十月中旬秋高氣爽,故先行登山探路,期待十一月漫山金光閃閃之時與友人同訪。
巴士滿載遊人,要下車絕非易事,建議盡量坐近車門,不然要使出渾身解數在短時間內跨過狹窄步道之上的無數障礙(如手拉車),狼狽非常。在伯公坳下車,遇上一對老夫婦,說着平時多在港九行山,鳳凰徑還是頭一回,打算連走鳳凰徑三、四段 ,不過 Eric 卻是向着另一方向,閒聊數句後便分道揚鑣。
去年冬天曾造訪大東山,而秋天到此又是另番感覺,沒有刺骨寒風,山頂亦無雲無霧,沿路只有烈日相隨,而 Eric 又重蹈覆轍,忘了帶遮陽帽。與之前相同的是,能見度着實不高,索罟群島若隱若現,看來要待明年炎夏才再有清新南風了。所謂萬事起頭難,套用至此亦可,初段石級較高,不過一步一步捱過去便能穿越茂密樹林重見天日。
初段無盡梯級 |
朦朧的索罟群島 |
自高三百多米的伯公坳拾級而上(標距柱 L018 在對面),時而昂首遠眺似近還遠的大東山頂 (海拔 869 米),時而回首闊別一年的鳳凰山,當日鳳頂動人景色仍然歷歷在目。完成初段無盡的梯級旅程後,時為平緩小徑,時為石級,加上不時停下拍照看風景,其實也不太辛苦,只要計劃行程時預留充裕時間即可。漸見山徑兩旁長滿芒草,在陽光下更顯金黃,惟因尚未踏入十一月,路旁枯黃中卻仍帶點草綠,但無礙遊人雅興,一路上人來人往,頗為熱鬧。
似近還遠的大東山頂 |
繼續拾級而上 |
鳳凰山 |
枯黃中仍帶青綠 |
大東山、鳳鳯徑 |
沿途甚多芒草 |
步至 L016 (高度約六百餘米),意味着上山旅程大概已走了超過一半,一路上目不暇給,結果伯公坳至此花了近一個小時。L016 後,放眼盡是一片隨風搖曳的芒草,前路似被芒草淹沒了,朝山上看,不見山徑,只見渺小的旅人恍若在無邊無際的芒草海中行走。沿路有些明顯支路登上附近的小山丘,可由另一角度回望鳳凰徑,甚或俯瞰嶼南海岸,水口、長沙、貝澳盡收眼底。
山丘小徑 |
快給芒草淹沒的路 |
無盡芒海 |
人來人往 |
長沙 |
貝澳 |
仔細察看,盛放的芒草花穗形態各異,不過一時間也分不清金黃色的是花還是果。鳳凰徑並不途經大東山頂,須途中覓支路而行方能登頂,而循 L014 附近的小徑上山較為容易,而那亦為 Eric 本來的計劃...... L015 過後續走數分鐘,有明顯支路 (註:郊遊地圖找不到) 引向山頂,早前曾在網上看過此路較斜,但同樣通往大東山頂,而且看着山坡上已有不少遊人,那 Eric 也改變行程跟着其他路人走走看。
一片金黃芒海 |
不妨細賞芒草之美 |
披上一襲金黃新衣 |
回望山下芒海 |
L015 後引向山頂的小路 |
初段倒是問題不大,至中、後段山徑漸斜,須小心翼翼尋覓在草頭中僅隱約可見的腳位,並只好拿出背包中的行山杖幫忙,甚或要徒手抓住旁邊的野草借力,當然亦有人能如履平地般上山,Eric 只能望其項背,而沿此下山的更顯狼狽,不少人須坐着降低重心方能慢慢前進。因山徑比較陡斜,如無準備,並不建議沿此路登頂,至此亦明白為何地圖上並無列出此捷徑,還是按照地圖指示走遠一點取道 L014 附近的支路為宜。
蜿蜒而上的小徑 |
嶼南海岸 |
快到頂了 |
終抵平緩處,鳳凰徑上的人已變得像螞蟻般小,其後路徑不算明顯,兩旁草叢長得頗高,但仍能勉強認出遊人走出來的路胚。多走數分鐘,已能看見左前方遠處的標距柱,前往山頂之路略有起伏,並須注意路面不平,以免絆倒。
路徑不明顯 |
向着標高柱前行 |
大東山頂 |
雖不是甚麼高難度路線,但看到那刻着「大東山 869 m」的木牌,仍然興奮莫名,總算走遍香港三大高山 (可惜大帽山山峰為禁區)。眼前一片綿延不絕的金黃秋色,爛頭營的石屋散落在大東山、二東山山脊之上,而東北季候風帶來的空氣污染物則在蔚藍天際劃了一條分界線,涇渭分明。一層混濁的灰霾籠罩着山下悲情都市,藍天,在秋冬時分無疑是奢侈品。
(剛發現 Google Chrome 及 Watermark Software 的 Colour Management 似乎出了點問題,結果照片看上去都偏綠,改用Watermark Software 以及 Firefox 方回復正常)
凝望着鳳凰山,勉強可見昂坪高原的天壇大佛,雖說是戶外最高青銅坐佛像,但與附近高山相比,亦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小心爬上三角測量站,站在大東之巔,景觀更見開揚,不過秋天草枯葉黃之際,正是蜂蝶辛勤工作之時,耳邊不斷傳來嗡嗡聲,善惹狂蜂浪蝶的 Eric 不敢久留,隨即離開山頂範圍。
東涌新市鎮 |
看到天壇大佛嗎? |
金芒漫山 |
三角網測站 |
Kill 標 |
先循原路返回方才左轉往山頂的岔路口,不過吃過上山的苦頭、見過下山的狼狽,Eric 決定按照本來行程計劃直走起自 L014 的支路,不過部分路段植被茂密,若是初次登頂,或是雲霧蓋頂、烏燈黑火之時,最好先由有經驗人士帶路,以策安全。徐徐下山,沿路基本上不覺有甚麼明顯支路,而爛頭營一眾石屋漸漸近在咫尺,小徑亦更見清晰易走了。
向着爛頭營走 |
回望三角網測站 |
路,一直都在 |
散落在大東山與二東山之間的石屋群 |
路旁巨石 |
當然少不了今天的主角 |
返回鳳鳯徑之上,續向前行一會,便見 L014 標距柱,誠如前文所言,建議遊人取 L014 的支路登頂,路雖窄但不崎嶇,較 L015 附近的陡斜小徑更平易近人。時而見到遊人爬上石屋屋頂,為免發生危險以及苦了維修石屋的義工們,懇請遊人自重。郊遊人士日多,亦希望各位攜手保護香港這片樂土,不要把垃圾棄置於山頭之上,就算山上有垃圾箱也請自行把垃圾帶回市區。
貝澳 |
天空之城 |
差不多接回鳳凰徑 |
L014 附近前往大東山頂的小徑 (右方) |
色彩各異的石屋 |
在山脊閒遊 |
L014 標距柱 |
若時間許可,可逆走鳳凰徑第二段前往南山、梅窩 |
去年來到爛頭營,是在一片冬天寒霧之中,未能一覽爛頭營全貌,慶幸今日晴空萬里,終能一睹建於山脊金黃芒海之中的天空之城,暫且忘卻山下的紛爭。另須注意山上氣溫低五度左右,加上風勢往往不弱,上山帶備風衣為宜。來到惹人注目的 18 號石屋,回首可見大東山上的石屋,亦能遠眺赤鱲角機場,當然不得不提薄刀屻,山如其名,山脊猶似薄如刀刃,刀鋒朝天橫亘在東涌灣後,確是氣勢非凡。
除了石屋,還是石屋 |
鳳鳯徑 |
沿路經過不少石屋 |
看到芒草叢中隱藏了兩個路人嗎? |
18 號屋 |
薄刀屻 |
Taste the Atmosphere |
18 號屋 - 香港浸信會聯會營地 |
二東山 |
由於須傍晚時返回市區,時間所限,來到 L013 標距柱便循鳳鳯徑折返伯公坳,未有登上二東山,當然沒有選擇落差極大的黃龍坑郊遊徑直下東涌,亦不續走鳳鳯徑前往較遠的南山、梅窩。一路上遇到不少剛上山賞金芒賞日落的遊人,不過跟十一月全盛時期相比,十月時的人潮也算不上甚麼。太陽漸漸西下,把大東山照得一片金黃閃爍,芒草在順光或逆光下各顯美態,景色之迷人,令人回味無窮,實非三言兩語所能描述,還是留待各位登山親自感受。
繼續是爛頭營 |
散落在二東山上的石屋 |
一大片芒海 |
芒草地毯 |
期待年尾再重聚 |
鳳鳯徑,不要穿高跟鞋上山 |
灰色的嶼南海岸 |
剛才L015 附近登頂的小路 |
看上去不太陡斜,但有苦自已知 |
走畢無盡的無情石級後,汽車引擎聲再度傳入耳中,其時還有不少剛下車在涼亭整裝待發的遊人。向東涌方向稍走片刻即能小心橫過東通道,不必那麼辛苦跨欄。途徑伯公坳的新嶼巴路線雖說不少,但往往未抵伯公坳已是滿載,結果 Eric 與其餘幾位遊人等了數班車方能上車返回東涌,不知十一月時遊人如鯽時交通情況如何了。
一步一步的下山 |
光線比中午時柔和得多 |
上山人士絡繹不絕 |
大東芒海 |
鳳凰山再現眼前 |
較低海拔處仍是一片青蔥 |
GPS 路線地圖 (只供參考) |
高度剖面圖 (只供參考) |
Oct 2014
伯公坳
北潭涌郊遊徑
破邊洲
石澳郊野公園
觀音山 (大嶼山)
長山
靈會山
牙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