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狼狽土樓初體驗 Day3

大牧羊仔仔 於 2015-01-02 11:52:44 發表  |  累積瀏覽 767

分類:長線旅遊 特色景點 古蹟 ;地區:中國
日期:8/6/2008
行程:香港>深圳>永定>東莞>深圳>香港
交通:羅湖過境後轉褔洲龍岩的火車,大約第二朝五點到達中途站永定下車


最後一日,清晨五點,大嬸們應該早起没事幹吧。不知吵什麼,大清早已經morning call吵醒全部客人。朋友們要去永定,我會推薦到塔下村住宿。那邊的民宿,環境,食物都比這邊好千倍。不斷下著毛毛雨,我們去了四餸一湯和初溪土樓群參觀,以下是一些土樓的建造方法。

版築建築,即乾打壘,又稱夯土建築。這是通過模板造型,用生土夯築而成的建築。因為夯土部分主要是具有圍護與承重功能的牆體,因此,又稱為土築牆或版築牆建築,民間俗稱「乾打壘」。版築建築的歷史十分久遠。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版築技術就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建築技術。一般的版築牆體所用的材料有包含黏土或砂質黏土的素土,以及摻加了碎石、砂和石屑的土兩種。用於房屋建築的夯土牆,牆身厚度為35至40厘米左右,牆體形式或為下厚上薄,或上下通直。宋《營造法式》中所載的牆、露牆、抽紝牆,都是牆面斜收的夯土牆。為了加強牆體的強度,在夯土承重牆的夯層之間可加竹條、葦子或木條,起到橫向拉結的作用,如前面提到的抽紝牆,就是一例。版築建築的門窗洞口是預先在洞口上埋設橫置的木過梁,並將門洞與牆體整體夯築,在拆模後,再將門窗洞口挖出。在較晚近的建築中,已經出現了在用來夯築的黏土中摻加石灰或砂等材料,經過適當的配合比例而成的三合土夯築技術,其結構的性能比一般的夯土結構要強。一般用於建築物的台基中,也有用於夯築牆體中。
 第一站,四餸一湯,帶我們行山路再走到觀境台。參觀完四餸一湯後,行到停車處又突然下大雨,很煩呢!大家迅速坐上小巴,還要迫滿九個人才開車到下一站。
初溪的梯田,剛剛插苗,到十月時已成金黃色。 
因為太大雨,而且一年兩日不斷看著大致相同的土樓,在初溪土樓群我們四個没進去,只拍了幾張照片,走進一間餐館避雨。我們叫了幾枝啤酒和一碟餃子。哦~~餃子非常美味,外皮彈牙有咬口,內裏肉汁剛剛好。之後再叫了黃酒煮雞,梅菜扣肉,炒青菜等等。
差不多六點,我們九位林樓主的旅客坐著他的小巴返回火車站,但他幫我們訂的火車票卻是去東莞而不是我們所有人要求的深圳。没法子喇!他說買不到深圳車票,唯有默默接受。
到達火車站,林樓主放下我們,說很倦要先走,要我們自己在未開門的站外等個多小時。
其中一位團友忍不住要指點他的待客之道,我也很忍同!一路以來都覺得錢是收足,但服務卻馬馬虎虎。
第二朝,六點巳到東莞,出閘後,看見每個人面上的目光,我們幾個也怕了。坐上一輛的士(?)到另一邊火車站,坐和諧號到深圳。由四個人的旅行變成九個人的旅行,到達深圳大家各散東西,餘下我們幾個未有倦意,興致勃勃走了去按摩,沖走兩天的汗水,還是第一次覺得沖涼有如此高級享受!舒舒服服地按著......按著......旅程就完滿結束喇~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中國
  • 攻略時間:1日以上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 1874飛飛 於2015-01-04 16:52:57 留言
    天氣唔好, 真係幾麻煩, 好難拍照, 不過在國內, 沒什麼比安全重要, 他們那憧服務概念
  • 舉報 回覆
  • No.1
  • 大牧羊仔仔 於2015-01-06 13:34:58 留言
    原文由 1874飛飛 於 2015-01-04 16:52:57 發表
    天氣唔好, 真係幾麻煩, 好難拍照, 不過在國內, 沒什麼比安全重要, 他們那憧服務概念
    有D人真係好那西~
  • 舉報 回覆
  • No.2

最多能輸入300字

18
『口吃』在香港
7
旅遊@馬來西亞●沙巴
6
旅遊-南美●秘魯+玻利維亞
8
旅遊@中國●絲綢之路
3
NZ工作假期漫畫
3
旅遊@日本●京都+宇治
1
旅遊@中國●湖南張家界
4
旅遊-中國●褔建土樓
3
旅遊@中國●湖南莽山​
1
旅遊@中國●西藏
1
旅遊@澳門
4
旅遊@紐西蘭New Zealand
1
吹水廢話
1
關於我們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70830

全部攻略 61

全部回應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