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參觀完了克里姆林宮, 便去參觀另一重點旅遊點紅場. 我們經過耶穌復活門進入紅場. 這道門原建於17世紀, 因為不便於遊行隊伍進入,1931年由史太林下令拆掉, 現在的復活門是蘇聯解體後於1995年重建的. 當日有大型的音樂會及其他户外活動, 整個紅場都圍封起來, 不能拍攝整個場景.
紅場(俄語: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是首都莫斯科一個公眾廣場。紅場之內或邊緣有幾處著名建築,包括列寧墓、聖巴素大教堂、國家歷史博物館及克里姆林宮。紅場東邊是國家百貨商場,其隔壁有國家歷史博物館。蘇聯時期,常有大型軍隊在此舉行巡遊。紅場本身大約是695米長和130米寬。
「紅場」的名稱不是從環繞它的磚頭顏色衍生而來,紅場之名是因為俄文字「Красная」(krasnaya)能意指「紅的」或「美麗的」。此字原來表示「美麗的」,應用於聖巴素大教堂,並隨後轉移至鄰近廣場。
國家歷史博物館
建於1874-1883年, 在建築上加入新俄羅斯風格, 所謂新俄羅斯風格强調三種精神, 分别是回歸民族樣式, 講究機能與造型之間的關聯, 尋找傳統樣式的發展性與創新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爭英雄朱可夫元師
A貨普京
耶穌復活門
耶穌復活門
國家歷史博物館
國家百貨公司
國家歷史博物館
列寧墓
列寧墓(俄語:Мавзолей Ленина),1953年至1961年安葬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和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的遺體,位於莫斯科紅場中央克里姆林宮牆附近,由紅色花崗石和黑色大理石建成。列寧的遺體安放在墓中的水晶棺內,臉和手都由特製的燈光照着,清晰而安詳。列寧墓上層,修建有檢閱台。
聖巴素大教堂
聖巴素大教堂(俄語:Собор Василия Блаженного ),世界著名建築,坐落於莫斯科紅場,通常視之為俄羅斯橫跨歐洲及亞洲獨特位置的象徵。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託,為紀念其對喀山汗國的征服而於1555年至1561年之間建造的。1588年,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沙皇在該建築中一位俄羅斯東正教聖人華西里·柏拉仁諾之墓東上方添置了一個小型多穹頂教堂。此後,該教堂就被人們普遍稱為「聖華西里教堂」
紅場
列寧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