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個不看「導火新聞線」會後悔的原因

旅神 於 2015-04-02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561

分類:影評
電視劇一直以來都是香港人的「飯腳」,可惜這伙伴不是粗製濫造、就是重溫舊夢,害得港人無啖好食。然而自從「香港電視」的出現,單是trailer(預告) 已覺引人入勝, 讓觀眾的煲劇癮再次撚點。繼「警界線」、「選戰」的出色製作後,近期的「導火新聞線」更被網民捧到上神台,令我好奇原因何在,結果四天追看了十七集。別說我不提醒,看完以下6大原因分析,你或許會跟我一樣。

1)  創新題材
你我都看過無數的警匪、偵探片,同樣都是以接二連三的事來串連角色、劇集角度都以查案、邏輯為主。但同樣的基礎,「導」就以報館、記者的角度看。除了令觀眾更了解港聞記者的工作,也讓我們有共嗚地看待劇情。新聞大家日日都會留意,相對警察如何查案,其實你我根本沒興趣知道,但看這劇時當你發現原來自己每日閱讀的資料是經過如此程序得來時,看的時候特別有感受。簡單而言,劇情題材在地有共鳴,簡單中又帶有創新。

2) 似曾相識的面孔
香港名義上是有2個免費電視台,但大家都知道叫得出演員名字的都是出自那一家。被捧的,資源就源源不絕,其他演員就淪為閒角,晉升機會微乎其微。 即使晚間連續3個檔期見到熟口熟面的一眾綠葉配角,偏偏就是不為大眾認識。「導」的選角,部份都是你一看到就覺得好熟,但卻叫不出他們的名字。沒他,因為大部份都是來自那大工廠。90 年代的當家花旦梁小冰、經常當妹仔的周家怡、sam 哥阿爸石修、常演奸角的駱應鈞等加上其他新晉演員的組合看來感覺小清新但又不覺有距離。至少,不再是看到膩的演員出任。


3) 演技眼前一亮
承接上點,起用一眾從前不為人注視的演員當主角,看來是一場風險,但事實証明他們的演技只是因為沒有適合的平台發揮而被埋沒。
梁小冰將「皇阿媽」演繹出的語氣霸道、眼神凌氣逼人,有時看到連我自己都彷似是記者一員,見到她出現就不其然緊張。

周家怡演方凝時,憂鬱中帶點熱血,時而冷漠慘情,時而堅定決絕。就算喊戲,亦見層次分明。是因自責還是悲痛的哭,都收放自如,而我總是被她的演技引導入戲。
王宗堯演輝爺時明顯沒有偶像包伏,不修邊幅的造形可以雖然偶有chok 樣,但又不至於令人討厭。
楊淇演的阿咩經常似傻大姐笑,不煩擾之餘,甚至會激起觀眾內心的一點活力感。
即使以上5 個角色再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各自背負著一個曾經令他們不能忘懷的傷心經歷,讓他們演繹角色,總有一種現實與過去拉扯的感覺,各人都盡顯功架。

4) 劇情集集驚喜
看了工廠式製作多年,就快自覺也有資格當編劇。但看「導」的故事,就如洋蔥一樣逐層逐層撕開,也似乎未見橋窮。相比以往那一刀砍,開首已經知結局的電視劇,「導」來得更有吸引力。另外,當細心看故事發展時,也發覺串連的案件也是循序漸進地增加複雜性,讓觀眾有更多參與思考的空間。由高官染病、爆炸、黑警、走私煙等都一案比一案更驚喜。每一集都有高潮位,絕對是我連追數集的原因。

5) 拍攝手法
從引言提到的預告已經知道,「香港電視」的製作手法與其他有點不同。剪接令緊湊度,彷彿每集都在看電影,一集交代了很多角色的內容,避免側重某點/某角。再者,拍攝的手法、不如以往般單刀直入,前奏會願意鋪陳多點,甚至拍得有點像MV 的畫面質素,有點柔和, 讓劇集以情感帶動多於以陳述性質表達。

6)  不只是電視劇
這不止是一部娛樂大眾的電視劇,還有背後的想帶出更多意義。一連串的金句不在話下,這主題還讓我想到一個問題: 究竟是要寫讀者想看的,還是讀者被教育喜歡看?看著演員、劇本,這樣一個好節目,究竟是因為大家堅持才看到今天的希望,還是因為相信有希望才堅持呢?

一部成功的劇需要整個團隊的合作,透過十多集以來所看到絕對是誠意之作。看到的還因為劇中的演員都是熱愛演戲,他們不是明星,而是實實在在的電視從業員,我覺得以演員稱呼他們比偶像、明星等來得尊重和肯定。


============================================

感謝 旅神 提供以上資料

旅神的網誌: http://www.lushentravelmaster.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高級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66020

全部攻略 108

全部回應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