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相聚,怎少得了美食相伴呢?在小怩推介下,我們到了一家在區內享富盛名的中菜館。聞得這一家菜館其門如市,生意很好,如無預先訂定位置,便需輪候良久方能入座。川菜館生意興隆,一則是餐廳曾被本地媒體和食評家所介紹和報道,二則就是食物的水準俱佳,因此吸引很多中西食客前來光顧。
近年來,花旗人喜嚐辛辣食物,吃辣也漸漸成為一種新的風氣,頂受年輕一族的愛戴。大熊和叮噹外出用餐,看見很多美式餐廳的菜牌上,均添加了很多辣味的菜式來迎合客人的口味,可是對於不能吃辣的我們來說,選擇便相應減少了。好些時候我們點了菜牌上不辣的食物,廚子還是不留神為食物多添了點點辣的成分,叫我們吃了,哭笑不得。
區內享富盛名的川菜館
今回大伙兒來到這一家四川菜館,不是因為我們喜嚐辛辣,倒是店內菜式做得不錯,故此吸引我們慕名前來光顧。小怩和小嬋只點了幾款招牌菜式,好讓大家嚐嚐川菜的味道,如口水雞、酸菜辣魚湯等等,其他的菜式全是適合一家大小享用的拿手小菜。菜館的菜式果然浪不虛名,食物的買相和味道俱佳,難怪大受民衆的歡迎。
脹卜卜的炸麵團
酸菜辣魚湯
口水雞
良朋相聚
美味的菜式
小寶以手抓吃,非常享受席間用餐的愉悅
席上叮噹看見小林不停地照顧安坐身旁的小寶和大寶用餐。小寶年紀小,只會以手抓吃,因此小林為小寶的桌前貼上膠墊,然後把剪碎了的食物放在墊上,好讓小寶隨意享用,讓他與成人一起享受席間用餐的愉悅。
這一種把食物放在桌前,給幼小孩子抓吃的進餐方式是花旗父母常見的做法。孩子席上抓吃可能會弄污衣物,食物亦可能散滿地上,帶來很多的不方便,可是這一種進餐方式卻讓兒童從生活經驗中學會桌上享受食物的樂趣。
大寶從小便習慣在桌前安坐,席間從沒求離座走動
餐桌是進餐的地方,孩子必須學會在桌前安坐進餐,正如大寶從小便習慣在桌前安坐,席間從沒要求離座走動便是一個最佳的例子。此外孩子開始可以進食固體食物以後,讓他在席上抓吃,非單省卻成人餵食的時間,亦令孩子體驗與成人同席進食的樂趣,還有更深的一個層次,就是學會享受食物和對自己的飲食行為負責任,吃得多與少皆由孩子自行決定,而非在成人指令下完成餐飲活動。
當今很多華人父母對子女過份呵護,怕孩子吃不好,又怕孩子抓吃不衛生,再怕孩子自行進食會弄污衣物等等。在這些不必要的憂慮下,孩子從主動型的飲食模式漸漸塑造成為被動型的進食態度。不少父母時常埋怨孩子不愛吃,要三催四請,千方百計才能進食一餐。無他的,孩子失卻了主動享受進食樂趣的機會,換上了強迫性的餵食方法,試問孩子怎能享受進餐的愉悅呢?
美味的食物,人人皆愛。但願我們能放手讓孩子親自從餐桌上領略食物的味道,真正學會對自己的飲食行為負責任。今天孩子能在餐桌上對食物負責任,他朝必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成為一個熱愛生命和有責任感的人兒!
待續……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