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日期:2014-12-26
萬秋樓是一座集歷史、文化、美食於一體的後現代主義酒樓,他的歷史可以讓你領略一座建築經歷80年風雨飄搖還依舊屹立的堅韌品格;他的文化可以讓你陶醉於中西建築巧妙結合的超凡脫俗;他的美食與文化相融合,讓你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璀璨。於是,來萬秋樓觀光用餐,就成了人生的一次視覺、味覺及心靈的旅行。
在梅州大新城附近,很快到達萬秋樓。
要找到這間名為萬秋樓的餐廳實屬不易,先要在梅州街道穿街過巷, 左穿右插中就會看到這家隱藏得很深的店—萬秋樓。如果自由行的話,有了地圖會方便好多,找不到就可以問路,畢竟它的名氣那麼大,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說起來,為什麼名氣那麼大呢? 皆因餐廳是由一座相當有跨越新舊兩時代特色的老建築改建而成——西式的尖屋頂鐘樓、小花園,內裡卻是客家圍龍屋結構,中西合壁,美侖美奐,精雕細琢,富麗堂皇,是旅遊梅州值得前往駐足觀賞的好景點。
萬秋樓位於梅縣新城辦事處富貴居委夏屋,建於西元一九三0年,是世代旅居馬來西亞華僑夏先生所建,廈先生名以澄、字萬秋。當時,夏萬秋重生在馬來西亞聘請一名專家找到大貯量錫礦而發家後,為榮宗耀祖,在祖家建屋取名萬秋樓。
萬秋樓建成後,夏萬秋先生只回來過一次。獲悉夏先生回國消息後報紙報導《華僑巨子夏萬秋昨日抵梅》,因當時社會動蕩,怕被“調海參”(意抓人質),只在萬秋樓過了一天的夏先生立即返回馬來西亞,以後萬秋樓因夏先生無後代在家,一直處於空置狀態。
2003年11月,客籍臺商購得萬秋樓,成立萬秋樓客家文化有限公司,投資更多的金錢重修萬秋樓。裝修設計保持原萬秋樓風格,壞廢門窗式樣按照原來設計進行整修,房間內裝修也一律採用倣古設計。重新設計庭院,種植花木,修建噴泉茶壺。重新修整後的萬秋樓主要作餐廳、茶館使用,獨立設置廚房,經營台灣茶藝和台灣風味小食,逐步發展成為客家文化休閒中心,重點作為接待臺胞的聯絡點,以增進梅臺兩地文化溝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在大廈落成時曾有一副門聯寫的是:「石壁如椽,倒寫河山壯麗;梅江似帶,環繞萬世千秋」。
該樓是由厚實的牆體和百余根直徑 1.2 尺,長有丈余的花崗石圓柱作骨架,石柱的底座和頂端配有花卉或各種浮雕圖案,襯托著用石米批蕩的牆體,使整座建築渾然一體,莊嚴典雅 。
樓內設施也很講究,如地板磨光,彩圖:屋檐的繪畫,浮雕等等,更使人贊美。
樓內的大門,小門,光窗及主樓的騎樓,走廊都設鐵拉閘防護,天井上空更有“防盜網 ”的設施。
廳堂室內,更是清一色的紅木家具,豪華的燈飾,潔白的瓷盆,再加上奇形怪狀的“哈哈鏡”。
樓高兩層,從大門樓進入下廳、中廳、上廳直貫後面的圍龍屋。正屋中間兩邊各有走廊、走廊上下兩端設有小門、通往橫屋、橫屋後面又各有兩杠屋子,再加上廣闊的禾坪,外門樓等等。正屋後方便是客家傳統的半孤形圍龍屋,這屋子前後左右大大小小總共有105個房間,總占地面積約 4000 平方米。
萬秋樓的小花園很是有趣,當然有趣的並不只是那花花草草,而是那一左一右的噴泉雕塑。左邊是個扁圓型的大茶壺,壺口朝向府內,噴出清澈的泉水。而右邊是個光著身子的小男孩,面朝院外,開心地撒著“尿”,盡顯其無拘無束的童趣,這讓人想起布魯塞爾廣場的那位“撒尿小孩”——小於蓮的雕像,不過人家那位小孩平時撒的是自來水,狂歡節時撒的可是啤酒。代表中國文化的大茶壺壺口朝內,而代表西方文化的小男孩“噴泉”朝外,這不難看出設計者的良苦用心:表現出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那種崇洋不媚外,心系祖國的愛國情結。
壁掛有另一類的文字藝術,也是客家諺語,我看不懂了,太難吧﹗
再還有加入幾個古玩藝品,歷史悠久。
手撕鹽焗雞
梅菜扣肉
客家酿豆腐
開鍋丸子
這是我們品嚐的梅州客家菜,包括手撕鹽焗雞、梅菜扣肉、客家酿豆腐、開鍋丸子,還有三個我不知道的菜式名稱,其實食物整體上是一般,有的很好吃,有的很普通,有的淡而無味,始終每個人的口味不同。
能夠在觀光用餐的環境下,簡直是一舉兩得。可以吃完東西後,逛逛小花園,或逛其他地方也可以了。
梅州萬秋樓
釜山水族館
Thormork 冰島高地
六義園(東京)
Italian Tomato Café (馬鞍山店)
中環街市
珠璣巷
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