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日期:2014-12-26
在客家公園入口處外面有車泊位,好多車在這裡下車,進出很方便。
開始進入中國客家博物館後,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梅州市區客家公園內,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人文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總投資1.7億多元,由五個展廳的主館及黃遵憲紀念館、大學校長館、將軍館等分館組成。其中主館總占地面積163.2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現有文物194件, 文獻史料近100件。
中國客家博物館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投資1.3億元人民幣,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展覽廳分為《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主題展覽《客家人》,多角度詮釋全球客家歷史,深層次展陳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館。
經過達夫樓,走不遠處就是中國客家博物舘。
進入大門,迎面是一個刻在高牆上的大字,字至少有兩層樓的高度。這個字讀音像英文字母「i」,是「我」的意思;其實,這個字寫得這麼大,用意告訴各位一個重要訊息「我是客家人」,彰顯客家歷史文化的獨特之處,這也是博物館主題。
之後行樓梯上一樓,入去第一部份展覽廳《客從何來》看看。
第一部份展覽廳《客從何來》:客家民系孕育於漢民族母體,成長於南嶺東部山地,興盛、發展於中國和世界各地。客家文明同中華五千年文明同根;客家人在南嶺閩粵贛邊區聚居之後,不斷繁衍並從國內輻射海外,譜寫了一首從涓涓溪流匯入世界的史詩。該展廳以各種歷史文獻和實物材料,追溯了客家先民從東晉到清末、從中原到“南荒”的五次遷徙的歷史,展現了一幅壯美的客家遷徙畫卷。
第二部份展覽廳《客家風情》: 客家先民,歷盡艱辛,從中原輾轉遷徙到南方,並在當時的“蠻荒之地”紮下了根,繁衍生息,千載不絕。南宋以後,客家民系漸趨成熟,較為穩定地聚居於我國南嶺之東。他們一方面將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帶到了所到之處,一方面又與南方的古越等族群交流融合,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風俗文化。
該展廳展示了從民間徵集搜羅的數百件實物,有過去客家人春天播種用的犁耙,夏秋收成用的鐮刀、禾鎬、禾籃、穀板;有解決衣食住行的紡紗織布機、石磨、竹飯盒等,亦有客家人婚喪嫁娶、祭祀時的各式用品。石器、木器、鐵具等生產生活用具應有盡有。這些象徵著農業文明、如今正在退出生產生活領域並逐漸消逝的實物,形象地再現了客家兒女數百年來披荊斬棘、艱苦奮鬥的歷史。
第三部份展覽廳《地標圍屋》: 為了適應遷徙地的環境,客家先民將中原的建築形式加以改造,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客家建築,即圍屋。圍屋作為客家特有的建築形式,見證了客家人衣冠南遷的艱苦過程。
客家民居位列中國四大民居建築之一,是客家民系遷徙過程中對漢文化繼承與發揚的結果。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築,有圓圍、方圍(均稱土樓)和半圓的圍龍屋等。客家民居包涵了中國傳統禮制、倫理道德及風水意識,是客家民系文明成果高度濃縮的結晶,體現出客家民系居住文化非同尋常的美學追求,有著遠非純建築學所能闡釋的極其複雜的文化內涵,在中國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
第四部份展覽廳《人文秀區》: 隨著客家先民的大規模南遷,與之相伴生的,是中華大地也出現文化重心南移。自宋明清以來,客家地區文風鼎盛。客家先民,秉承先志,重禮法,崇學術;文治武功,並舉不廢,碩學英才,代不乏人。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的不懈堅持,為客家文化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底蘊,亦成為今後客家地區發展的精神動力。該展廳充分展示了客家民系崇文尚武,愛家報國,特別是在思想、文學藝術和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以及為後人留下的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第五部份展覽廳《客家騰飛》: 客家先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為漢民族諸民系中最為艱苦卓絕者。世事多艱使客家人養成了吃苦耐勞、開拓進取、團結奮進的特性。“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客家精神,是客家人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代代相傳的生存理念。該展廳展示了客家人千餘年來為了生存和發展,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胼手胝足,顛沛流離闖蕩天涯,逐步擺脫了中原“安土重遷”和“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觀念的束縛,樹立起“四海為家”的新思想。這種“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精神,也成為今天的客家地區建設美好家園,凝聚全球客家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繁榮的精神支柱。
看完五個展覽廳後,這裡有紀念品售賣店,不過我跟朋友們沒有買,不太值得買,看看就好了。
中國客家博物館
釜山水族館
Thormork 冰島高地
六義園(東京)
中環街市
珠璣巷
數碼廣場
G-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