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時值李鄭屋漢墓發現六十周年,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攜手籌辦"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專題展覽,從中國十多個省市、約四十個文博單位揀選了162組珍貴的漢代文物來香港展出。
這個展覽起初是恆仔留意到的,聽他說原來今次其中一樣重要展品就是金縷玉衣,我的興趣也來了,於是找了一個星期六下午,我們就去了香港歷史博物館。
在大堂首先就見到這個名為"尋找未央宮"的多媒體展示,未央宮是漢代的宮殿,現在只剩下遺址,但透過多媒體介紹,可以了解到整個都城的設計和建築佈局。此外,還有拓印和漢朝服裝試穿,也蠻有趣的。
展覽的第一個展品就是放在陵墓前的吉祥之物石天祿和石辟邪,是寓意我們要走進陵墓內參觀嗎?
這個是著衣式陶俑,根據介紹,相信以前這些陶俑還有一雙木製可活動的手,而且還穿上了絲質的衣服,不過因為年代久遠,木手和絲質衣服都已經腐化了。
漢朝雖然在泰朝之後,但秦朝的兵馬俑卻似乎保存得更加漂亮。
這個金璽是在西漢南越國的陵墓中發現,現場的參觀者都在議論這個金璽這麼細,跟我們平常在電視劇看到的呎吋都不一樣,另外,雖然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南越國,但原來南越國的首都在番禺,好像突然倍感親切呢﹗
終於看到那傳說中的金縷玉衣,今次展出的金縷玉衣為中國一級文物,屬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殮服,身長174厘米,由4248塊大小形狀不一的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片拋光打磨,再以金絲連綴而成,全身包括頭罩、袖筒、手套、褲筒及鞋。是目前國內出土的金縷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質最佳的一件。
山土的玉石片大約有2000塊,修復這件金縷玉衣的時候用了金縷共1576克,不過現在真的分不清那一些才是漢代的玉石片了。
頭罩的設計非常精細,連眼睛鼻子的位置也有顧及到,漢朝宮室相信玉具有防腐的功能,可永保死者生前的原貌,這個想法不是跟埃及的木乃伊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這個陶瓷人像是一個廚房工,拉起袖子做菜讓人感覺非常生動。
這是五層彩繪陶倉樓,雖然漢代的房舍沒有保留至今,但卻可以從這個模型當中了解一下當時的建築風格。
六博是漢代非常流行的一種博奕,後來開始衰落,玩法便逐潮失傳,但在漢朝的陵墓中找到很多棋盤的陪葬品。
漢代的賭博工具 – 銅骰子
這幅刺繡品有說是漢代西北地區軍營屯戍的生活場景,很特別。
漢代的女士很愛化妝,特別著重畫眉,上面的就是漢代畫眉的工具。
這個是玉覆面,覆面由玉額、玉頤、玉腮、玉頰、玉頜和玉耳等18塊玉片,再加上玉鼻罩組合而成,用於殮葬時覆蓋在死者的面部,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防止死者靈魂出竅。
這個展覽最難得的是集合了各省各地的重要藏品,一之過以主題式去介紹漢代的歷史,因為每一件文物都是寶貝之中的寶貝,而且在介紹入面提及很多以前讀中史時學過的東西,雖然這些記憶早已埋藏在腦海的深深處,但一提起又好像全部都浮現出來,所以逛起來覺得特別有趣呢﹗
comments
感謝 Catherine 提供以上資料
Catherine的網誌: http://www.wufamilyblog.com/~catherine/
累積瀏覽 760803
全部攻略 2152
全部回應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