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金錢與道德

豁出去漫遊 於 2015-07-31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81

分類:


看完電影《紙月人妻》,再看原著小說《紙之月》,我確信《紙》的導演吉田大八確實是改編高手。

因為無論是前作《聽說桐島要退社》,以及這部新作,個人認為都是電影比小說好看。當然,這不代表角田光代這部小說很差勁,只是……Ur,簡言之就是先看電影再看小說會有點兒落差而已。

小說講述一個美麗少婦梨花,沒有孩子,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因為丈夫有意無意地避開性事,又時常揶揄她的經濟能力,讓她感到不快,決意到銀行由兼職做到全職,然後逐步沉淪,包養大學生、侵吞客戶的錢,最終事敗逃到泰國……

電影版中女主角丈夫的形象有點模糊,小說版丈夫一角卻顯得重要,電影中,丈夫對妻子較少單打(或至少不明顯),也沒提到他倆有否行房,讓人覺得,妻子的不滿只是源於生活平淡而已(事實上,女主角跟大學生見了三次面便去開房),也更令人覺得,她的出軌和穿櫃桶底,都沒有甚麼深層次原因,一句到尾,就是人性使然,或許人本身就有這種瘋狂的特質,只是有些人一生都不敢胡作非為,有些人忍到某一天,便來個大爆發。

你說哪種安排好?其實全看個人觀感,我只覺得甚麼也要有理由的劇情,其實十分TVB……別誤會,我不是說這部小說很TVB,相反,我才不信TVB夠膽寫這類題材,還要站在女主角(即犯罪者的角度),那些師奶們不投訴才怪!

說回小說與電影之分別,還有一點是很不同的,就是故事結構,小說分六章,主要分為兩個時空,一個是梨花東窗發走佬後,一個是梨花由家庭主婦再到銀行職員再虧空公款的一段長時間。主要的部分,當然是後者,但小說卻先講她著草,再慢慢細說從前,大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況味,那種道德批判,的顯比電影版強(當然,即使如此,TVB的師奶觀眾還是不會接受,會認為教壞細路啊)。

小說的重點自然是梨花,但又會透過梨花的舊相識來旁觀整件事,包括梨花的中學同學岡崎木棉子、舊男友山田和貴、烹飪班朋友中條亞紀,但在電影版中,這三個角色被完全刪去,而梨花跑到泰國後遭遇也只輕輕帶過,反而加強梨花在銀行裏的人物與情節。而小說也較多梨花的心理描寫,包括當她犯案時,「罪惡感,梨花當然會有。她也自知,自己做的事是不對的」及「孝三是光太的親人……只是借一下」等想法,又例如梨花逃到泰國後,感到焦躁、迷失。而整部小說中,也經常交代日後的梨花如何回看整件事,例如「梨花事後在心頭浮現了這樣的想法。就算只發生了兩件事情的其中一件,事情也不一定至於失控」。

總之,小說中悔不當初的梨花最終也找不到可讓身心安寧棲息的歸宿,身心俱疲的她,在故事裏最後對一個疑似要逮捕他的男人哀求:「請帶我離開這裏。」反觀電影版中,梨花出言譏諷一生循規蹈矩的隅,然後打破窗戶離開,更似是要衝破現實的框框,找尋自由的天地。

小說中,大學生一角的重要性較低,只是梨花沉淪的觸發點而已,小說強調的不是出軌,而是金錢的誘惑,於是透過梨花的三個舊相識,也同樣受金錢困擾的人物來襯托梨花,就是要表達出,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受到金錢有意無意的約束,只是我們如何面對這種約束而已,有人選擇放縱,有人選擇自制,一切只在乎一念之間。


============================================

感謝 豁出去漫遊 提供以上資料

豁出去漫遊的網誌: http://lamlam093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534011

全部攻略 1255

全部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