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 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李白從二十四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離開四川之後,便浪跡天涯,四海為家。
直到他六十二歲時,在安徽長江邊的採石磯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跡。
所到之處,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動人華章。
寫於東都洛陽的《春夜洛城聞笛》,就是這些珍品中的一顆寶珠。
↑散入春風滿洛城。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洛城即洛陽,是唐代的東都。
「暗飛聲」寫出了笛音悠遠輕細,扣住了「夜」字,顯示出此時喧嘩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種喧囂至此已經平靜下來了。
正因夜靜,才聽到了暗中飄渺而來的笛聲。
因其飄渺,又不知發自何處。
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無限的離愁別緒灑向城中,灑向夜空。
↑此夜曲中聞折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故園,即是故鄉。
詩人為施展才華,追求理想,離家赴遠,聽到這懷鄉之曲,不免情懷波動,與吹笛人以及笛音產生共鳴。
詩句妙在沒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懷波動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滿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遠離故園、客居他鄉的人啊。
這不期而遇卻送入耳中的《折楊柳》,真的是在「暗中」撥動了許多遊子的心弦,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安眠。
↑何人不起故園情。
「何人不起」,這是一個用否定的語氣強化肯定心態的句子。
強調的是:只要聽了這春夜中的玉笛之聲,每一個離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對家的懷念。
李白緊捉住國人「故土難離」的特點,牢牢扣住讀者的心理。
所以,千百年來,此詩成了遊子常掛嘴邊心頭的詩篇。
↑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心經。向爆炸死難者誌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
↑涅槃。
涅槃,音「聶盆」。
涅槃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
與擇滅、離繫、解脫等詞同義。
或作般涅槃(般,為梵語 pari 之音譯,完全之義,意譯作圓寂)、大般涅槃(大,即殊勝之意。又作大圓寂)。
原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
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
↑鐵馬。
↑秋風。
感謝 懷舊堂主 提供以上資料
懷舊堂主 的網誌: http://kfwong2013.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