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裝 (2)

西環的黃金歲月 於 2015-04-12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1965

分類:


女裝大襟衫

兩個女人雞啄唔斷.  年紀大的穿長衫, 年輕的則穿女裝唐裝衫褲(大襟衫).  留意大襟衫是沒有衣袋的,只有對襟(即前面扣鈕)的衫才有袋, 所以穿大襟唐裝衫都靠底衫的衣袋放手巾仔(那年代未有紙巾)和錢等隨身物品.  當年那些亞嬸/亞婆都愛放錢包/雜物在底衫的衫袋, 付款時要翻開面衫"樔"放在底衫內的小銀包

當年小童也穿唐裝,款式跟成人差不多 1

當年小童也穿唐裝,款式跟成人差不多 2

當年小童也穿唐裝,款式跟成人差不多 3

街頭輪水似是洪荒世紀前的事了

不知怎地,每當看到有人用揹帶揹仔,便有一股暖意從心底升起

用揹帶揹仔, 今天可謂鳯毛麟角了

揹著仔落田,一面照顧小朋友一面開工, 當年女性刻苦勤奮, 端的是撑起半邊天

嫲孫情 1

嫲孫情 2

爺孫情

單看這身造型便覺不簡單

貧困階層踎坐在街頭休息

老夫老妻.  還有沒有人記得祖母髻?那差不多是當年上了年紀的婦女的指定髮型,適用於稀疏的頭髮.  其疏法是先把頭髮全部往後拉,用髮夾夾穩兩邊的頭髮,然後用一個類似塑料蓋的髮蓋蓋住髮尾,童年時我很多老一輩的女親戚都梳這種祖母髻

老夫老妻

兩個老友在講"時文"

其實穿唐裝也可以很英偉帥氣

皇后大道中上行人如鰂

穿"黑膠綢"造的唐裝衫的女人.  黑膠綢衫在5,60年代甚為流行, 我印象中很多長輩都穿黑膠綢衫, 但這種布料已經絕跡多時.  當年男女裝都有以黑膠綢為料, 貪其夠清爽涼快

女小販肩挑著的,不僅是筐裡的物品,也是生活的重擔

看到照片便記得,當年很多女小販喜歡戴這些藤帽遮曬擋雨

當年周街冲涼是一道很常見的街頭風景畫

50年代的男女大合照。可以看到男的有穿恤衫, 有穿唐裝,但女人則一律穿傳統的大襟衫,我想這是因為女性比男性保守的缘故

三美圖,我很喜歡右邊女士那套花布唐裝

50年代新界村屋的廚房。男子穿着著的短打唐裝是當時最流行的服裝, 留意其實最傳統的男唐裝褲是沒有腰帶/橡筋的,褲頭要"打摺", 即穿上時要收緊, 先橫摺然後再向下摺. 穿這種短打唐裝頗費周折, 又講究技巧, 否則很容易會甩褲

傳統的唐裝打扮, 戴頂布帽, 衫袋插枝筆, 顯然不是低下階層

勞動階層一般上身只穿汗衣, 下穿唐裝褲, 開工時甚至干脆不穿上衣, 赤膊上陣

水上人家多穿黑膠綢衫, 因為水上人從事勞力工作, 穿衣首選清爽涼快的布料

水上人家 1

水上人家 2

大襟衫配藤織帽, 另有一番韻味

水上人家, 男性也愛穿黑膠綢衫

50年代的長洲,注意大部分人都是赤腳的.  他們都是水上人家,在漁船上不需穿鞋,所以他們都習慣了赤腳, 即使上街亦如此 (記得霍英東憶述其父親的趣事嗎? 霍父是水上人, 不習慣穿鞋,一天穿了雙鞋上街, 往大牌檔吃飯時覺得不舒服, 把鞋脱掉, 回家後才醒覺把鞋遺留在大牌檔)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771866

全部攻略 495

全部回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