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前會長楊光日前舉殯,惹來百多名本土團體成員於殯儀館外示威,擔任楊光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工聯會會長林淑儀批評抗議者不尊重場合和死者家屬,對逝者不敬。中國傳統觀念以死者為大,理應竦敬;何況逝者已矣,一切善,惡業都隨身而去,本不該如此鍥而不捨的追究。然而楊光到底是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他除了是工聯會前任會長外,六七暴動期間曾擔任「鬥委會」主任,領導左派人仕與當時的港英政府作暴力抗爭,其間死了五十多人,千多人受傷。六七暴動對香港經濟,民生的打擊比零三年沙士一役不知嚴重多少倍。這段歷史8,90後的香港人本已非常陌生,可是特區政府偏偏要把舊事挖出來,尋且於2001年將特區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頒發予楊光,其時已然引起頗大的爭議.當時特區政府仍算懂得避重就輕,時任特首董建華解釋頒授勳章給楊光是讚揚他對勞工界的貢獻,迴避了楊光在六七暴動中的角色。我想我若是楊光,我不會情願以如此高調的形式重現在港人的面前。畢竟六七暴動不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如此將楊光置在鎂光燈下,其實是讓他人生的最後幾年過得不安寧。
喪禮中照例有人致詞表揚逝者的生平,工聯會現任會長林淑儀在悼詞中談及楊光在六七暴動中的角色時謂 "楊光當年反英抗暴期間,勇敢領導鬥爭,最後迫使港英調整統治手法,改善勞工保障,影響香港深遠". 這段話聽得
我目瞪口呆, 老實說甚至有點憤慨。楊是工會領袖,說他“推動工運,為工人爭取權益”不就可以了,為什甚偏偏要以此段港人的傷心往事來表揚他的功績?內中是否有什麼政治含意和目的?我是一介草民,不懂也真的不想談政治,但我曾經歷過六七暴動,那遍地波蘿,連上街也提心吊膽的日子我至今仍有印象,我真的不覺得作為暴動的負責人的楊光有何值得稱頌之處。至於“迫使港英調整統治手法,改善勞工保障,影響香港深遠”的說法更近乎於強盜的邏輯,其情況好比盜賊入屋偷竊,屋主損失了金錢,痛定思痛下決心買個夾萬來保護財物,難道賊人可籍此自詡“全賴我入屋偷竊,屋主才意識到防盜的重要性,從而加強裝防盜效設備,所以我居功至偉”?港英政府在六七暴動後大幅改善管治,內因固然是想重新鞏固其殖民統治,其效果是港人的生活得以改善,這是不爭的事實.工聯會等左派機構當年搞六七暴動,卻是受大陸文革影響,企圖以暴力手段結束港英政府管治,以至對付支持港英政府的人士,香港社會應如何改善,根本不是他們當時目標所在;林淑儀將兩者說成是因果關係並借來褒揚楊光,頗有混淆視聽之嫌,也有欠公允。悼詞不知出於何人之意,但不啻在港人的傷口撒鹽,不管動機如何,從社會的整體利益來說也絕對不值得。如此的喪禮安排,如此的悼詞,對逝者做成的不安(喚醒港人對楊光的記憶以及對他的歷史評價),恐怕不亞於殯儀館外叫囂的示威者。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