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六十年代是我最嚮往, 最緬懷的時光, 套用一句被人援引至荼蘼的話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那會兒,香港社會普遍仍頗為貧困,但卻充滿了活力,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只要努力打拼,便可赢得美好的未來. 即使不是為了自己,只要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教育, 他們自然會出人頭地. 與此同時, 那年代的建築物雍容而典雅,除了受歐洲建築風格的影響外, 當時的環境也讓建築師們有足夠的空間建造宏偉的建築物. 其結果是,香港不缺壯麗的建築物, 可惜其中大部分今天已被拆卸,無跡可尋. 還幸我們仍可憑照片去遙想其當年的風姿. 舊照中的人與建築物今天早已不復存在,但感覺仍然歷久常新,就像陳年的酒,越老越醇, 越把玩越能細味到這些照片所泌透出來的蘊味和情懷. 正因如此,雖然我已經發佈過很多50年代的照片,但每當我發掘到新的照片,仍忙不迭的在這里刊載,和各位一起分享, 感念.
一個女人拖著3個小孩子橫穿馬路,孩子們都背著葫蘆。葫蘆等於水泡,防止小孩遇溺,從這點可以推斷,他們是水上人家
50年代尖沙嘴尖沙嘴彌敦道近山林道處,左為威菲路軍營
50年代尖沙嘴彌敦道與柯士甸道交界處
50年代的灣仔莊士敦道,右邊為修頓球場
1953年的油麻地彌敦道與窩打老道交界處
50年代的油麻地彌敦道與北海街交界處
50年代的彌敦道與南京街交界處
50年代的油麻地新填地街及東莞街路口
50年代遮打道高等法院和皇后像廣場前的交通指揮亭
1958年的九龍城 1
1958年的九龍城 2
1958年的九龍城 3
1956年雙十節暴動,一輛汽車被暴徒推翻並燒毀
1955年的調景嶺元洲碼頭
1955年的彌敦道
1953年的灣仔街市
50年代的街童,簡單的遊戲即如互相追逐,就足以讓他們樂上半天
驚蟄鵝頸橋打小人的盛況
寫信佬幫新移民寫信回家
算命先生
1953年學生在上珠算堂
一條擠滿小販的街道
家庭手作式的紡紗廠; 床的女人在湊仔,而工人則在她的腳下開工
50年代的干諾道中
50年代的動植物公園,境觀如此開楊,不禁使人心神繫之
50年代的彌敦道,榕樹邊可以看到Swindon書店和Star 酒店
石硤尾木屋村, 1953年毀於大火
香港50年代的小朋友,它們容或衣衫襤褸,但面對未來,郤充滿希望
50年代中環海旁和汽車渡輪碼頭
50年代的銅鑼灣軒尼詩道,現在近崇光百貨處
50年代的銅鑼灣高士威道,右後側是天后廟道
1953年的銅鑼灣,左邊是豪華戲院,右邊是樂聲戲院
1958年鳥瞰中環
一張色彩斑爛的50年代中環的照片,其中最顯眼的建築物是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總部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