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角舊貌

西環的黃金歲月 於 2013-04-12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8596

分類:


1955年北角電車總站

70年代北角碼頭和北角發電廠

50年代從渡輪遠眺北角邨

七姊妹泳場賽龍舟

從半山遠眺北角邨

一幀非常漂亮的北角邨和北角碼頭舊照

70年末, 80年代初的鰂英皇道鯽魚涌段, 與康山道交界處,  可以看到山腳「康怡花園」工程的預告板

1980年英皇道鯽魚涌段,與船塢裡交界處.  可以看到正前方的康山當時是一個真正的的「山」

英皇道310號雲華大廈 3

英皇道310號雲華大廈 2

英皇道310號雲華大廈 1.   雲華大廈(Winner House)是雲華酒店被拆卸後重建而成

70年末, 80年代初的北角海旁,仍可以看到北角發電廠

80年代末英皇道北角道交界處向東望

1977年英皇道鯽魚涌段

1997年皇都戲院上演"一個好人", "一個好人", 可能是皇都戲院上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50年代的璇宮戲院 2

50年代的璇宮戲院 1

1952年位於英皇道/電厰街交界處的璇宮戲院.  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於1952年12月開幕, 結業後重新裝修為皇都戲院

約30年代的英皇道鯽魚涌段電車路

70年代皇都戲院 2

70年代皇都戲院 1

1967年暴動期間的英皇道華豐國貨公司 2

1978年從英皇道,電照交界處向東望

4, 50年代英皇道近今日北角官立小學處

60年代新都城大廈

1979年新都城大廈

60年代英皇道都城戲院, 現已重建成新都城大廈

50年代從新威園位置往東望向海景樓,與下圖比較, 真可謂滄海桑田

1978年從新威園往東望向海景樓

80年代從華豐國貨公司向東望往英皇道

70年代從僑冠大廈府附近往東望向英皇道

70年代北角協同中學天台藍球場

70年代北角春秧街露天街市, 電車與人爭路的奇景

70年代北角丹拿道警察小學

1980年從高處往下望向百樂戲院

1980年從中巴車廠向外望往英皇道

1978年英皇道,健康東街交界處

1978年英皇道近健康邨處

1960年代北角英皇道, 砲台山道交界處

1972年北角英皇道長江大廈

50年代從英皇道近明園西街向西回望. 可以看到北角電廠的煙囪

2,30年代北角七姊妹泳場

1964年北角邨和北角碼頭

2, 30年代從英皇道向西回望銅鑼灣

1967年鳥瞰太古船塢

1966年6月豪雨後北角災情嚴重 2

1966年6月豪雨後北角災情嚴重 1

1966年6月豪雨後北角明園西街災情慘重, 滿目瘡痍 2

1966年6月豪雨後北角明園西街災情慘重, 滿目瘡痍 1

1967年暴動期間的英皇道華豐國貨公司 1

1965年英皇道華豐國貨公司開幕

60年代從高處遠眺英皇道

70年代從明園西街向西望往英皇道, 遠方可見大元公司

70年代鳥瞰賽西湖.  賽西湖原址是太古洋行於 1883年在北角七姊妹區半山設立的私人蓄水池,名為七姊妹水塘,因當地居民認為其風光可媲美杭州的西湖,故後改稱為「賽西湖」。  賽西湖水塘是負責供水給位於鰂魚涌的太古船塢、太古糖廠及香港汽水廠使用。  1977年賽西湖水塘被填平,原址後半部為長實改建成賽西湖大厦,前半部分土地則歸當時的港英政府管理, 1985年市政局在水塘原址的前面建成賽西湖公園

一張非常清晰的皇都戲院舊照,    皇都戲院位於皇都戲院大廈內, 其建築風格是仿照蘇聯1920年代前衛的建構主義作品。戲院於1959年落成,現已結業, 改營桌球會所, 部分則變成一家街坊商場,出售T恤波鞋和光碟

6, 70年代英皇道

60年代春秧街露天街市, 直到今天春秧街露天街市沒有太大的變化,可謂奇蹟

60年代春秧街露天街市

60年代北角春秧街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771760

全部攻略 495

全部回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