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此輯舊相由網友 Mui Mui君提供, 謹此致謝.Mui Mui君所提供的舊戲院照片, 其中部份我曾在早前的網誌內貼過. 此次趁張貼Mui Mui君所惠賜的舊戲院照片之便, 乘機把早前收集到的其他舊戲院照片一併貼出並作簡介, 算是對這些已湮沒了的光影夢工場作一個小總結, 甚而是一點小小的緬思, 還望 Mui Mui君不要介意.
凱聲戲院 「凱聲戲院」位於旺角水渠道10號 , 即彌敦道與水渠道交界, 於1970年3月21日開幕,擁有座位共1450個. 開幕首映的電影是由保羅紐曼與羅拔烈福領函主演的《神槍手與智多星》. 「凱聲戲院」屬首輪西片戲院, 專門播放西方電影,與「麗聲戲院」只是一街之隔 , 同屬高格調的戲院. 凱聲於1990年4月29日映罷港產片《龍鳳茶樓》後便結業, 最終以港產片劃上句號. 經拆卸後重建, 凱聲再於1995年重開迷你戲院. 以今日規模而言, 擁有562座位的戲院其已算中型甚或大型的了, 可惜凱聲迷你戲院壽命極其短暫, 於1998年12月31日便停業, 前後都不過4年. 凱聲戲院現已改建為《始創中心》
快樂戲院 2
快樂戲院 1 「快樂戲院」 位於佐敦道, 擁有1268個座位. 戲院於1949年1月28日由港督葛量洪剪綵開幕. 有如此大面子是因為 「快樂戲院」的建築師是周耀年, 創辦人及董事是汪福慶, 副董事是歐德禮. 戲院開幕放映的第一套電影是《笑臉迎春》. 1961年2月1日「快樂戲院」由「奇峰公司」接辦, 選映歐美及邵氏電影, 並重新裝置全新最闊無縫大銀幕〈寬40呎〉及大號聲機. 「快樂戲院」有段時間組成快樂院線, 主力映色情片. 同線的有「快樂」、「新都」、「新樂」、「大光明」. 1986年全港西片院線大執位, 「快樂」告別色情片, 與「百樂」、「金聲」聯線, 轉映一般西片. 頭炮上映《回到未來》. 「快樂戲院」位處旺區, 終不敵地產商的銀彈攻勢, 於2000年結業. 現址已發展為商住大廈「寶輝閣」.
恆星戲院
新世界戲院 新世界戲院/恆星戲院 「新世界戲院」/「恆星戲院」位於德輔道中與林士街交界. 「新世界戲院」於1921年7月14日開業, 戲院曾易手多次, 並一直沿用舊名, 直到1970年改名為「恆星戲院」, 「恆星戲院」於1971年1月8日開幕,10年後於1981年結業. 戲院緊貼海事處, 附近有「大新」、「永安」、「先施」三大百貨公司。對面有「金龍酒家」. 「金龍酒家」已拆建為金龍中心, 而恆星戲院則改建為「維德廣場」
荷李活戲院 「荷李活戲院」位於旺角彌敦道的「荷李活戲院」, 於1964年6月17日開幕,擁有1765個座位, 能放映70mm標準格式的電影,銀幕大小為 73' x 31',曾隸屬於邵氏電影今、公司院線, 首播電影是由凌波、金漢領函主演的黃梅調片《花木蘭》. 「荷李活戲院」曾遭遇過幾次波劫. 1972年8月23日傍晚戲院發生火警, 事件中幸好無人受傷, 其後戲院須要停業幾天來進行維修. 1980年2月28日戲院遭人惡意破壞, 一顆自製炸彈在戲院前座範圍發生爆炸, 摧毀了部份前座座位. 戲院於1980年11月6日結業, 最後一天播放的電影是《飛狐外傳》. 其後戲院拆卸改建成「荷李活商業中心」.
長州戲院 長洲戲院位於香港長洲新興後街120號, 面積達3萬多平方呎, 戲院內設逾六百多個座位, 至1990年代初結業, 現已荒廢多年. 長洲戲院於1931年開業, 由姚氏東主經營, 時為黑白電影默片時代, 戲院播放粵語片及西片,日間放映一場,夜間則放映兩場, 戲院內設現場解話的旁白員, 為觀眾解釋片段內容. 在全盛時經常全院滿座, 戲院外則有大量小販銷售烤魷魚、甘蔗、話梅,相當熱鬧. 戲院經營超過半世紀後終在1990年代初結業, 1992年後戲院被轉讓售出, 現時的廖姓東主業主在2007年中曾招標放售, 面但因投標者出價低於估值才告吹. 長洲戲院於2009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惟業主仍堅持將之出售.
京華戲院 3
京華戲院 2
京華戲院 1「京華戲院」位於銅鑼灣渣甸街, 於1952年1月18日開業, 第一套所上演的電影是由 Burt Lancaster (畢‧蘭加士打)、Judy Lawrance (茱迪‧羅倫絲) 領函主演的冒險喜劇Ten Tall Men . 當年戲院的開幕宣傳口號是: 「殖民地最豪華舒適的戲院就在京華」. 其實京華戲院的設備很一般, 大堂狹窄, 但因坐落銅鑼灣旺區, 物以罕為貴, 故此頗受歡迎. 京華戲院曾先後和九龍的麗聲、海運、快樂聯線,放映首輪西片. 六十年代初,香港很流行放映日本電影, 京華戲院曾專門放映日本片. 六十年代中期京華改為放映邵氏的國語片. 5, 60年代很多戲院為了提高入座率, 都會攪一些綽頭, 而京華戲院則使出 ”看戲送朱古力粉” 這一招; 1955年1月11日「華僑日報」廣告中有這樣的一段:「隨票贈送《吉百利》"紅牌" 朱古力粉飲品樣本, 凡購買即日下列各大戲院7:30pm場戲票者便可得到《吉百利》"紅牌"朱古力粉一大包」;「京華」即為其中一間.「京華戲院」在1971年2月26日清晨發生火警, 燒毀了戲院的銀幕及前座的數個座位. 「京華戲院」於1977年1月1日結業, 改建後的建築物就是今天的 「京華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京華戲院在拆卸工程進行期間曾發生意外, 造成兩死兩傷.
寶聲戲院 「寶聲戲院」位於觀塘裕民坊, 戲院於1965年12月17日開幕, 擁有1402個座位,第一套上映的電影是由「梁醒波」、「南紅」主演的古裝歌唱片《雙拜堂》. 一如無數大戲院,「寶聲」亦逃不出變成迷你戲院的命運, 1996年成為「UA寶聲」A/B, 戲院只餘外殼, 內部變成商場、食市及兩家迷你戲院. 「寶聲戲院」可算是觀塘區最早期的娛樂中心, 數十年時間, 經歷數次變革, 最終也得重建, 成為今日的「寶聲娛樂城」.
普慶戲院 3
普慶戲院 2
普慶戲院 1普慶戲院位於油麻地加士居道和彌敦道的交界, 其實際地址是彌敦道380號. 普慶戲院的歷史相當悠久, 早在1930年代就開始營業.普慶戲院亦是當年港九僅有數間兼做粵劇表演的戲院之一(其餘包括香港銅鑼灣利舞臺、西環太平戲院及荔枝角的百麗殿舞台等). 普慶戲院自廿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廿一世紀初結業為止曾多次重建, 1987年舊普慶戲院(其實已是第二代普慶戲院)拆卸重建,. 1990年原址建成逸東酒店, 內裡闢有迷李戲院普慶1和2. 開幕之初普慶便與新華聯線, 試圖建立九龍區的藝術影院. 至2000年代初香港電影市道式微時結業. 普慶1和2最後放映的電影是郭富城主演的 “公元2000”; 普慶戲院所在的地段現時是逸東酒店和普慶廣場. 我對舊普慶戲院的最深印象是戲院外面的行人路經常有人在那裡擺地攤捉象棋殘局, 另外七十年代我也曾在普慶戲院看了很多齣新浪潮電影, 那其實是由火鳥, 第一等影會所舉辦的電影節的活動.
真光戲院 「真光戲院」位於西營盤薄扶林道第三街, 於1951年2月6日開幕, 擁有930個座位,開張初期放映特選西片與首輪粵語片, 其後以放映粵語片為主, 「真光戲院」第一套上映的電影是《Girl of the Year》. 招倈觀眾, 「真光戲院」曾以抽獎作招徠; 在1951年12月1日,戲院在《工商日報》刊登廣告:「明天保留票尾,可獲金錶」.當時的西營盤區多潮州人居住, 「真光戲院」偶爾會撥出檔期放映潮語片, 如1960年12月4日放映的《蓮香戲鞋》, 1961年元旦起三天放映的《後母心》. 戲院於1971年3月1日結業, 拆卸重建成眞光閣. 我童年時每次路經「真光戲院」, 都偶會駐足凝觀一番, 研究一間戲院如何興建在斜路之上. 另外「真光戲院」對面有間歷史悠久的涼茶舖, 它那裹的Juke Box (點唱機) 是引導我聽歐西流行歌曲的啓蒙導師.
娛樂戲院 3
娛樂戲院 2
娛樂戲院 1娛樂戲院位於中環雲咸街, 1931年開幕, 由新比照戲院擴建而成, 為首間設有冷氣設備戲院. 第一次大戰後, 為配合有聲電影的時代, 娛樂戲院率先裝置留聲機, 曾放映《璇宮艷史》、《出水芙蓉》等非常賣座的電影. 1964年舊娛樂戲院拆卸重建, 新娛樂戲院擁有1302個座位, 並於12月21日重開. 問題是娛樂戲院的正門改在雲咸街, 不論經皇后大道中或雲咸街進入, 都不方便, 不知設計師當初是如何設計的.娛樂戲院重開初期 (1965,1966年) 以放映西片為主 (曾和旺角之荷李活戲院聯線), 其後放映邵氏、德寶和新寶之港產片. 放映邵氏電影時期, 是邵氏電影公司的港島龍頭戲院, 期間亦曾多次和西片院線聯線, 放映大片. 1967年暴動期間, 為了提高入座率, 經常兩套西片以一場票價招倈, 每天放映三場. 娛樂戲院於1990年1月1日結業, 最後一套電影為 ”精裝追女仔三之狼之一族”, 娛樂戲院拆卸後改建為商業大廈「娛樂行」. 戲院結業後, 千多張美國入口的真皮座椅搬去觀塘銀都戲院, 十多年前銀都翻新, 那些又大又笨的皮椅終於退役了.
皇后戲院 3
皇后戲院 2
皇后戲院 1「皇后戲院」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31號, 前身是1911年建成的「香港影畫戲院」, 1924年4月30日的英文日報《士蔑報》Hong Kong Telegraph 中所刊登的戲院開幕廣告以「The largest and finest theatre in the Colony」宣傳戲院的規模 (戲院的規模從其側鄰的街道被命名為”戲院里”可想而知), 而第一代的「皇后戲院」便正式誕生. 「皇后戲院」擁有1200個座位, 開幕首播的電影是《英雄》.日治時期的「皇后戲院」曾易名為「明治劇場」Meiji Theatre. 香港重光後回復「皇后戲院」原名. 戲院在1945年9月21日復業, 戰後第一齣播放的電影是《華盛頓廣場的玫瑰》”Rose of Washington Square”. 1954年3月20日,「皇后」、「平安」組成西片院線,並放映 《春滿花都》”Woman of Paris” , 同場加映《歐洲國際足球賽特輯》. 「皇后」、「平安」這條院線在1958年1月31日尾場放映完畢後結束. 「皇后」在戰後不斷改進, 如改裝新映機、重建往高等的樓梯等. 但50年代闊銀幕面世後, 皇后戲院已顯得落伍, 怎樣改善也無法和50年代新建的首輪影院競爭. 戰前落成的戲院最大的致命傷是銀幕狹窄, 闊銀幕面世後使舊戲院顯得落後. 皇后戲院在1958年7月1日停業拆卸重建, 重建前放映的最後一套電影是《第三屆亞運會大會特輯》. 1961年7月21日「陸海通大廈」落成暨「皇后戲院」開幕, 典禮由周錫年爵士主持剪綵, 擁有902個座位的第二代「皇后戲院」即告正式啟業; 首映由「謝利.路易」Jerry Lewis 演出的《錦繡華堂》”The Ladies Man”. 皇后戲院的開業廣告號稱「建築耗時三年, 全部最新裝置, 遠東影藝之宮」. 60年代戲院曾攪過一些綽頭增加入座率, 如星期天早場放映卡通片吸引小朋友, 和平日以”一場兩片”招倈. 70年代中旬起, 戲院改映國語片. 1995年「皇后戲院」基於電影市道不景氣, 改建為迷你戲院, 只保留昔日超等的313張座位供戲院使用, 大堂部份則改為商場租出. 2000年, 商場又再來一次大肆粉飾, 部份商場改租為 Queen’s Bar 及 Disco. 戲院在面向皇后大道中的簷篷上, 安裝了巨型屏幕, 世界盃期間轉播賽事, 行人站在對街觀看, 熱鬧非常. 「皇后戲院」在2007年9月30日晚上播完最後九點場由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國語電影《色.戒》後, 便正式落幕, 為82載的銀色旅途劃上句號. 戲院座落的「陸海通大廈」將會拆卸重建成中環甲級商廈, 而「皇后戲院」亦成歷史.
麗宮戲院 「麗宮戲院」位於新蒲崗彩虹道, 於1966年8月, 號稱擁有3000個座位, 銀幕74呎; 座位分前、中、後座、超等、特等, 是當時亦是香港戲院史上最大的戲院, 由「張梁燕冰」創辦 (粵語片年代有一位配角名梁燕冰, 曾與小燕飛合作過幾齣電影, 不知是否同一人). 開幕當日請來太平紳士簡悅強先生主持開幕剪綵, 另請來紅星任劍輝、胡楓、蕭芳芳、陳寶珠等觀禮. 當晚 7:30 開始營業,7:30 及 9:30 兩場收入除應佔之片款, 全部捐送《華僑日報》救童助學及《星島日報》作濟貧運動. 開幕首映陳寶珠、蕭芳芳, 薛家燕主演的喜劇《彩色青春》, 兩天之後轉映由歸亞蕾主演的國語片《花落誰家》. 當時看戲是一種高消費的娛樂, 不是普羅大眾所能負擔得起;據聞「麗宮戲院」開辦目的是為了以低廉票價為勞苦大眾提供娛樂, 故此戲院以放映二輪電影為主, 票價一般為首輪正價的1/3 (開幕時的票價為由5角至1元7角), 這確令市民受惠. 麗宮戲院於1992年2月27日最後一天營業, 而最後一天所放映的電影為新寶院線的首輪影片《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 麗宮戲院現已改建為今日的「越秀廣場」
景星戲院景星戲院(Star Theatre) 位於漢口道與北京道交界, 1922年6月1日 開幕, 戰後初年多選映藝術味較濃的電影. 1955年「景星戲院」改由「茂成娛樂公司」接管, 新公司管理後上映的第一套電影是《碧水美人魚》"Million Dollar Mermaid". 1957年1月1日「景星」與「都城」成立院線, 聯線放映的第一套電影是《大使千金》”The Ambassador's Daughter”, 並爭取到不少有份量的巨片, 如《八十日環遊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令「都城」、「景星」分別成為當年港、九區最賣座的戲院. 惟聯線在1959年9月拆夥. 「景星戲院」1963年拆卸後改建為「新聲戲院」, 「新聲戲院」拆卸後改建為「新聲大廈」(即尖沙咀HMV所在位置).
油麻地戲院 「油麻地戲院」位於窩打老道與新填地街交界, 1925年開業, 擁有980個座位, 是九龍區碩果僅存的戰前戲院. 「油麻地戲院」營運近70年, 見證了香港電影發展的起落, 從默片到有聲彩色電影;從粵語片到國語片;從國語片回歸到粵語片;從主流電影到色情電影. 50至80年代, 香港工餘消遣的娛樂活動有限, 「油麻地戲院」在為草根觀眾提供娛樂場地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油麻地戲院」早期只放映默片, 至1935年才轉為放映有聲電影. 由於地理位置所限, 戲院自開業以來, 一直是油麻地附近一帶草根階層的主要娛樂場所. 60年代是「油麻地戲院」的全盛時期, 當時香港經濟日益繁盛, 娛樂事業亦漸趨蓬勃, 到戲院觀賞電影成為市民大眾主要的工餘消遣活動, 每逢佳片放映即老早滿座. 戲院全盛時期共僱用超過二十名職員,其中帶位員便多達十四名. 60年代後期, 邵氏大力推動國語片的製作, 國語片開始大行其道, 「油麻地戲院」亦跟隨大氣候, 轉為放映國語片. 1980年金公主院線成立, 粵語片重新興起, 而「油麻地戲院」亦回復放映粵語片. 踏入80年代後期, 由於地價上漲, 大戲院相繼結業, 其餘則轉型, 分拆成多間迷你戲院以繼續經營, 大戲院的主導位置逐漸被取代. 面對激烈的競爭, 「油麻地戲院」曾經進行大型的翻新工程, 提升銀幕、燈光、大堂、售票處等, 但仍難逃日漸衰落. 1985年, 隨著金公主院線減產, 「油麻地戲院」改變策略, 轉為專門放映日本及歐美色情電影; 為進一步提高入座率, 戲院更首創「連環場」, 即一張戲票可觀看全日放映的電影. 同時在戲院大堂售賣色情電影錄影帶以增加營業額. 改革初期, 業務稍有起色, 但卻亦引起社會的反響, 到後期仍難敵競爭, 至1998年7月31日「油麻地戲院」正式結業. 「油麻地戲院」結業後, 業權歸政府地政總署所有. 古物諮詢委員會於1998年將「油麻地戲院」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油麻地戲院」從1988年至今已空置多年, 最近才進行外牆復修, 聽說將會發展成戲曲中心或社區活動中心.
利舞臺內部
利舞臺位於銅鑼灣波斯富街的「利舞臺」, 現已建為「利舞臺廣場」. 「利舞臺」於1925年落成, 在1927年2月正式開幕. 戲院設計為一座法國式的戲院大樓, 並擁有旋轉舞台, 當時可謂甚先進; 舞台可作粵劇及演唱會等表演, 亦可供放映電影之用, 是名伶藝人的舞台亦是當時本地文化活動中心;「利舞臺」由中國電影皇后胡蝶剪綵開幕, 首場粵劇由關德興的「新大陸粵劇團」演出, 首部放映的電影是1939年《大獨裁者》. 「利舞臺」落成後初期, 香港電車公司每晚均會派出一輛「午夜專車」, 接載散場的觀眾從「利舞臺」往石塘咀.1973年首屆《香港小姐競選》決賽在「利舞臺」舉行, 自此直至1980年代後期, 每年的《香港小姐競選》決賽通常都在此舉行. 1976年的《環球小姐》競選亦在「利舞臺」舉行. 未有紅舘之前, 「利舞臺」是香港歌手舉行演唱會等表演的場地; 羅文曾多次在「利舞臺」舉行個人演唱會, 並曾演出舞臺劇《白蛇傳》. 鄧麗君則在1976年至1978年間三度在利舞臺舉行個人演唱會. 其他曾在「利舞臺」表演的藝人包括甄妮及汪明荃等. 1991年「利舞臺」拆卸改建成商廈, 最後一次的大型節目是「梅艷芳」的演唱會《飛越舞台十載情》.
國泰戲院位於灣仔道的「國泰戲院」(即今「國泰新宇」亦是「國泰ABC」前身) 於1939年2月14日開業. 「國泰」戰前屬西片戲院, 至40年代尾「國泰」成為是左派戲院. 整個50年代, 只有港島區的「國泰戲院」自始至終放映左派電影 (正確來說是放眏以左派電影為主的藝術電影). 「國泰戲院」於1984年11月1日結業, 戲院被拆掉改建成為住宅, 樓下仍闢作「國泰ABC」迷你戲院. 「國泰ABC」於1986年8月16日開業, 曾放映不少優質的大陸電影. 該院的特色是三家戲院分為 A、B 及 C 院, 而並非平常見的 1、2、3 院, 而結構則像旺角百老匯的一至三院. 三家戲院都設於同一幢建築物的不同樓層;「國泰戲院ABC」於1997年7月11日結業.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