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香港老照片(12)

西環的黃金歲月 於 2008-05-06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9290

分類:
後會有期

1947年的大浪灣

皇后大道中末端新舊貌對照

由威靈頓街下望砵甸乍街的新舊貌對照

從皇后大道西皇望上正街的新舊貌對照

從文咸西街望德輔道西的新舊貌對照

皇后大道西近新街雀仔橋新舊貌對照

上環南北巷新舊貌對照

上環新填地平民夜總會新舊貌對照

德輔道中新舊貌對照(3)

德輔道中新舊貌對照(2)

中環中央街市西望皇后大道中新舊貌對照

中環中央街市新舊貌對照(2)

中環中央街市新舊貌對照(1)

文武廟新舊貌對照

中環花園道新舊貌對照(2)

中環花園道新舊貌對照

石板街新舊貌對照

皇后大道中新舊貌對照

德輔道中新舊貌對照

統一碼頭新舊貌對照

天星碼頭新舊貌對照(2)

天星碼頭新舊貌對照

1960年的灣仔軍器廠街警察宿舍

俯瞰灣仔, 圖中可見到軍器廠街警察宿舍以及差餉物業估價署

戰前九龍的巴士

1960年廟街(2)

1960年廟街(1)

1970年代開P的女孩子

齊來聽收音機

1960年代秀茂坪木屋區

香港仔避風塘, 香港仔位處港島(左)與鴨脷洲(右)之間.  前方為鴨脷洲修船廠, 左方鐘樓是香港仔工業學校, 後方中央為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會士常救助貧苦漁民家庭

1947年香港島中部北岸, 中環左方為擠迫的西環.  港島平地極少, 西環尤然, 加以缺乏規劃, 到處是橫街窄巷.  這裡可見1849年落成的回教寺(前左)和建於1850年代的域多利監獄(中)

1947年的筲箕灣的愛秩序灣

1956年從虎豹別墅遠眺銅鑼灣避風塘 

1956年的維多利亞海港, 圖中可見停泊在海軍船塢的美國軍艦

1956年的香港仔艇户

辦館舊照

軒尼詩道近夏巴車房

1954年柯布連道/菲林明道一段的莊士敦道

1962年春園街﹐最右方可見現在尚存之楊春雷涼茶

1960年代大王東街望向皇后大道東

維多利亞工業書院位於救世軍街與活道交界處, 其紅磚屋形像使人一見難忘﹐該建築物是1920年代將摩利臣山移平後的早期建築﹐為二十年代與填海有關的一個中國工程師所建(在校門有一石紀其事).  紅磚屋在1980年代被拆

1950 年代的莊士敦道(2)

1950 年代的莊士敦道, 可見到克街/茂羅街的樓宇

1950年灣仔鳥瞰圖

1967年暴動中的莊士敦道,  圖中可看到三間灣仔名店- 馮良記鐘錶﹐敏如茶室﹐英京酒樓.  馮良記(日佔時開業)還在﹐其他兩間已消失了

1964年的石水渠街

大佛口舊照﹐相信是從軍器廠街的海軍俱樂部影向山這一面拍攝的.  右方建築物是 S&S Home, 對正的路口是晏頓街.  前方的空地是現今溫莎公爵服務大廈﹐PCCW機樓﹐當時尚未起樓.  右前方的矮小建築物應該是麗的呼聲.  半山上的白色建築物是1958年新建的嘉勒撒聖芳濟覺書院

寶靈頓道/軒尼詩道交界. 左方的二樓應是英男酒樓.  此照片該是從電車上拍攝的相片

灣仔道/莊士頓道交界﹐救世軍學校是現在中匯大廈的位置﹐亦是以前二號差館的位置﹐但應該不是二號差館同一建築物

1960年代灣仔道的舊照片

1910年代的石水渠街.  拍攝地點是近堅尼地道向海望(今有一小公園的位置).  右方有龍形雕塑的屋頂是北帝廟至今尚在.   直望可看到現今藍屋的一排屋﹐但應是藍屋前身(資料顯示是華陀醫院)﹐藍屋是1920年代興建的.圖中中央小丘是今律敦治醫院的位置﹐1910年應是它的前身海軍醫院.  華仁的山頭在圖的右面,  圖中的建築物可能是華仁的前身 - 傳染病醫院﹐華仁灣仔校舍是1955年興建的﹐之前在中區

1960年代的灣仔道

195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由西向東拍攝, 右邊的酒家是龍記酒家, 遠處的圓拱頂是娛樂戲院, 而章記則是當時中環有名的茶葉莊

1920年代的莊士敦道近和昌大押

1960年代由同一地點拍攝的照片, 即由鴨寮街西望深水埗-北河街以及深水埗碼頭方向.  圖中【永昌糖油荳麵】與【龍江大茶室】之間是汝州街, 依次序是基隆街及大南街.  位於這兩街之間的單層建築物是舊北河街市,  亦即現在的【北河街街市及市政大樓】所在地.  照片中男士所推木頭車上的貨物是【藤蓆】.  其時深水埗和大坑東一帶有很多藤舖和織藤工場, 現在只剩下荔枝角道近欽州街的【聯益藤號】

1950年代由鴨寮街望向深水埗-北河街/深水埗碼頭方向

1950年代由莊士敦道內望巴路士街

1950年代的德輔道中

非常錯落有緻的虎豹別墅

1958年的維多利亞港, 港口內停泊了多艘戰艦

1950年代香港小販可登上美國軍艦販賣可樂

1971年灣仔駱克道

1963年灣仔集成中心一帶

皇后大道東與灣仔道交界舊照

1895年的畢打街, 左邊是怡和洋行, 右邊的是美時洋行

191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 左邊的是第一代的中央街市

1924年的高等法院, 原址現為立法局, 前面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已移往維多利亞公園

1950年代的德輔道中

1930年代的中環天星碼頭

匯豐銀行總行大樓, 左邊是大會堂, 右邊是太子行

中環德忌立街舊貌

漁船在維多利亞港揚帆

小小年紀已在街頭賣粟子, 攝於1959年

1900年代的威靈頓街

1910年代的油麻地避風塘

1920年代的太古船塢

192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

1910年代的中環海傍(2)

1910年代的中環海傍(1)

第一代匯豐銀行總行大樓

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生活的擔子比肩上的擔子重

從灣仔北望銅鑼灣

卜公碼頭在颱風襲港時的情况

虎豹別墅舊貌

中上環横街

1930年代的中環海傍

1920年代工人在上環碼頭卸貨

黃大仙下邨尚德街

馬仔坑看黃大仙(左)及橫頭磡(右)

赤柱半島營房

舢舨在香港仔

興建中的牛頭角上村

你試過在美孚橋底''扒''艇仔嗎?

美孚一期舊照, 其時岸邊仍未填海 

1960年代黃大仙廉租屋和木屋

九龍寨城

1960年代的橫頭磡

油塘舊照, 由左至右可見該第二十、十九和二十六座

1960年代九巴大水牛

慈雲山徙置區舊照

1960年代黃大仙廉租屋

1970年代的橫頭磡

不知名地方(2)

黃大仙東頭村道,  上面為南座竹園巴士總站  

1976年佐敦谷村及牛頭角

1966年的香港仔艇户及興建中的石排灣

1966剛落成的東頭村

1967年黃大仙下邨第八座

1960年代的李鄭屋邨

1960年的佐敦谷

1965年的長沙灣避風塘

1950年代的天星小輪

1970年代的石硤尾邨

1970年代的黃大仙下邨

1970年代的東頭村(1)

 1960年代的觀塘徙置區(2)

 1960年代的觀塘徙置區(1)

舊式大牌檔

馬仔坑木屋區

舊式徙置區的居民要在走廊煮食

1962年的補鞋匠

真正的大牌檔

以前簡單而平實的生活

1965年亞皆老街公主道天橋, 這條天橋是九龍第一條行車天橋.  公主道原名楠道 , 1949年的楠道很短,只在何文田山下由巴富街起至窩打老道為止,全長不及今日公主道十分 之一 .   1950年代, 政府將何文田區土地整理發展, 將楠道向何文田山上伸.1966年英國瑪嘉烈公主訪問香港,  楠道正計劃加長和擴闊,  政府於是將 楠道改名為公主道.   後來為配合海底隧道落成, 公主道延長至隧道出口處的康莊道.   公主天橋橫跨亞皆老街,  現在所見的是1983年通車的雙線雙程新橋, 流量和容車量均比建於1966 雙程共三條行車線的舊橋為大.

非常舊的上環碼頭的照片

非常舊的往澳門碼頭的照片

非常舊的卜公碼頭的照片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760664

全部攻略 495

全部回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