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人對耕種富有經驗,即使在天氣極端的高原上也一樣可以自給自足,全靠他們經過多年努力嘗試、鑽研和改良耕種方式和技巧,他們懂得種植多款薯仔、玉米、藜麥等等食物,亦會栽種不同類型的花花草草作裝飾和觀賞用途。雖然沒有史書詳細記載印加人在耕種方面的進化史,但在神聖山谷,我們可以看到傳說中印加人試驗培植不同植物的「印加實驗室」-Moray (莫蕾梯田)。
我們通常見到的梯田都是依山而建,在遠處看來一層一層的,有些大型的梯田甚至可以由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十分宏偉。而莫蕾梯田有著跟其他梯田不一樣的設計,這個梯田不是依山而建,而是由三個獨立的圓型系統所組成,建於山谷下,每個圓形都很完美,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印加遺跡。到目前為止,都未有人肯定這些梯田的作用,但根據梯田的位置和結構,不少學者都認為Moray是一個戶外實驗室。
這個環境就彷彿是一個與大自然結合了的溫室,梯田的每一層有攝氏0.5度溫差,最高和最低層可達攝氏15度的差距,利用這個溫差去實驗種植不同的植物,測試每和研究種農作物的種植條件,有助他們改善已有的耕種方式,甚至嘗試培植新品種,說不定他們繼續研究,可以鑽研出薯仔味的玉米、玉米味的藜麥呢 (笑)。自古成功在嘗試-原來印加人也深深明白這個道理。
雖然我們不能肯定莫蕾梯田的作用,但從它的結構,可以充分見識到印加人的智慧。除了完美地掌控了每一層的溫度之外,相傳就算下多大的雨都不會把梯田淹沒,原因是每個梯田的排水系統都設計得很妥善,這些都源自他們多年來在雨季中得來的經驗。
在神聖山谷的這一趟旅程,很高興有導遊Miguel作伴。Miguel其實每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秘魯亞馬遜河當導遊,剛巧現在是亞馬遜河的淡季,遊客比較少,所以他才回來他的老家-庫斯科這邊領團。基於他在亞馬遜河有豐富領團的經驗,在這趟旅程,他除了講解神聖山谷背後的歷史和印加人的故事之外,他經常提醒我們留意一些景點以外的生態環境,例如在路邊偶爾會有一兩朵正開得燦爛的野生蘭花,Miguel會叫我們留意;還有一些不容易讓人察覺的鳥洞,只有Miguel留意到那些雛鳥的叫聲,吱吱喳喳的從洞裡傳出來,他很興奮,叫我們停下拍照,很巧合的等到鳥媽媽回來,在洞口放下食物 (昆蟲一隻)給雛鳥們,然後又飛出去繼續獵食。難得目睹這個過程 (平時只會在國家地理頻道的電視節目才會看到),我們覺得很雀躍,也很感激Miguel細心留意四周的環境。如果沒有Miguel的帶領,只追著景點走,我們一定會錯過很多沿途的小事物。
除此之外,在莫蕾附近,還有另一樣意外收穫,我們竟然有幸遇到全世界最細小之一的鳥類-蜂鳥!蜂鳥最小的品種體型比大蜜蜂還要小,經常比人誤會是大昆蟲。Miguel似乎對蜂鳥的出現也感到亢奮!走著走著,他突然拉著我們的手,示意我們停下來,不要發出任何聲響,指著崖邊說有一隻小鳥兒正停在草上,最初我都看不到牠,後來再仔細看看才發現有一小隻藍藍黑黑的東西,在草與草之間微微移動,原來就是那隻蜂鳥,雖然不是最小的品種,但只比手掌心大一點兒,而且顏色非常鮮豔奪目。Miguel說這種小鳥兒很敏感、警覺性很高,一察覺到有人移近就會立刻飛走,難得牠停了下來,Miguel叫外星人可以嘗試慢慢走近,試試拍張照片,結果外星人靜悄悄地走到跟牠距離大約一至兩米的時候,鳥兒便飛走了,翅膀拍得超快的。雖然拍不到很清楚的照片,不過能夠一睹這隻小小小小鳥已經很幸運。回來後上網查閱了很久,估計這隻鳥兒的品種應該是Sparkling Violetear,頭上有兩束紫色的毛,看起來像兩隻小耳朵,肚皮上有一個紫藍色的胎記,樣子十分可愛。 (如果我弄錯了請告訴我,哈哈)
小資訊-Local Tour
* Amazon Trails Peru *
USD$95 (Private Tour, 包導遊、交通接送)
info@amazontrailsperu.com
http://www.amazontrailsperu.com
============================================
感謝 JellyFish 提供以上資料
JellyFish的網誌: http://www.thetravelover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