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澳門】論區行賞。細賞中葡交匯之文化體驗

TravelwStella 於 2015-05-27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31

分類:
原本只打算走一次「論區行賞」路線便算,可是昨天走完【澳門】論區行賞。城區之中的歷史足跡後發現行程蠻豐富,比自己亂走亂吃更有意義,所以今天決定走另一條路線「中葡交匯.文化體驗」,用短短幾個小時回顧葡萄牙人聚居澳門的往昔歷史與情懷。

中葡交匯.文化體驗
1. 議事亭前地 - 2. 崗頂前地 - 3.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 4. 聖老楞佐教堂 - 5. 鄭家大屋 - 6. 亞婆井前地 - 7. 媽閣廟 - 8. 澳門海事博物館


議事亭前地因位於澳門議事會(即今民政總署大樓)前而得名,在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周邊餐廳、商店林立,不論假日或平日都相當熱鬧。




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該地段雖然不大,但自然環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觀薈萃。


聖若瑟修院,修院專門培養赴中國及東南亞傳道的神職人員。


聖若瑟聖堂於1758年落成,規模僅次於耶穌會會士興建的聖保祿學院的天主之母教堂(即大三巴牌坊遺址前身),因此當地人慣稱它為「三巴仔」。


伯多祿五世劇院是澳門唯一的歐式劇院建築物,也是中國首所西式劇院,屬新古典主義風格,由土生葡人集資興建。除劇場外,劇院內還設有舞廳、閱書樓和桌球室等活動空間。


聖老楞佐教堂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建於十六世紀中葉。當地華人稱之為「風順堂」,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以歐洲古典式配合巴洛克風格設計而成。


亞婆井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


澳門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謠說:「喝過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


鄭家大屋建於1869年前,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澳葡時期稱文華大屋。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常與鄭觀應在此議論時政,相討救國救民的路徑。


鄭家大屋屬嶺南風格民宅,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並以大內院相連。建築外觀呈現中式風格,內裡卻充滿中西結合的建築元素。


在屋內的樹蔭下乘涼,不失為午後休息的好地方。


庭園位置沒有浮華裝飾,平凡的點綴更令人感覺舒適。


屋內陳設古舊,就連窗鎖也別具歷史氣息。



媽閣廟為昔日澳門漁民供奉海上守護神娘媽的廟宇,澳門的英文名稱「MACAU」亦源於始。娘媽又稱媽祖、天后,相傳生時能預言吉凶,成仙後常顯靈海上,幫助海難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


廟外有一攤手工雪糕,即點即炒。雖然價格不便直,又只有小小一球,但勝在每日新鮮炮製,有機會經過的朋友可以過去支持。


海事博物館是澳門第一座展示有關海洋主題的博物館,外形像一艘帆船,館內展示澳門漁民的傳統習俗和捕魚方式,並介紹中葡的航海歷史等。


館外有一輛人力車可以拍照,突然有種回到古裝電影的感覺。


詳細路線:http://zh.macautourism.gov.mo/plan/walking_tours.php?id=1331

我的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travelwithstella


============================================

感謝 Travel with Stella 提供以上資料

Stella的網誌: http://travelwithstellaa.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344983

全部攻略 602

全部回應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