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子的朋友邀請我倆於本月22日(星期日)到元朗錦田吃齋盆菜。 我一向不太熱衷葷盆菜, 齋的更不用說了。由於盆菜宴要湊夠人數才可成一桌, 加上我好一陣子沒有到近郊走動, 因此也就答應參加湊湊熱鬧了。
我本以為是什麼普通的盆菜, 到步後才知那是難得一遇的錦田鄉十年一屆的酬恩建醮盛事 (這次是乙未年第三十三屆)。朋友是錦田村民, 可以憑村民身份組團免費參加齋盆菜宴, 而我也因此叨光成了座上客。
先說說一點錦田的歷史: 錦田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面,具有悠久的歷史。錦田古稱岑田,明朝萬曆年間才改稱錦田。錦田位處多座包括大帽山等山中間的盆地,鄰接東面的石崗及八鄉,與西面的凹頭。錦田與屏山、廈村、十八鄉、八鄉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錦田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不少香港原居民在此居住,主要為鄧氏族人。鄉民在此興建了多座圍村,以「吉慶圍」最為著名。錦田的「鄧氏家族」,原居於江西、福建等地。至北宋初年,居於江西省的鄧漢黻遷居廣東,開枝散業。其四世孫鄧符於北宋熙寧二年
(1069年) 中進士,授陽春縣縣令。至崇寧二年 (1103年),赴官路經今日的錦田 (當時稱為岑田),以其地山清水秀,於是在此定居,先後築有南圍 (水頭村) 及北圍 (水尾村),並將其三世祖先遷葬於元朗及荃灣的風水穴內。
鄧族子孫繁衍,後人散居於寶安縣各地。自錦田八世祖鄧自明娶宋朝皇姑為妻,受封為「稅院郡馬」以後,該族更聲名大噪。子孫更散居至八鄉、屏山、廈村、大埔及粉嶺龍躍頭等地。
至於錦田的得名,與鄧氏亦有密切的關係。明朝萬曆十五年 (1587年),新安縣西部發生大旱,饑民遍野。知縣邱體乾雖開義倉賑災,但仍未能解困。時各處募得的米糧最多只有二、三十石,但錦田水尾村的鄧元勳卻捐出一千石。邱體乾以其地為錦繡之鄉,於是將該地易名為錦田。
錦田鄉酬恩建醮傳統始於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此後每十年便舉行一次太平清醮, 一直至今(上一次錦田酬恩建醮在2005年舉行)。錦田鄉建醮是「吉祥醮」,具有求神賜福、祈禱闔鄉昇平和安居樂業,但最主要的目的是超渡清朝初年因「遷海」而流離他鄉身故的亡魂,並酬謝為鄉民爭取「復界」的周、王二公為主要賀醮緣起。錦田鄉打醮的特色是「行香舞鬼王」,由各村村民接力抬着「鬼王」出巡,還有舞獅節目。 參與打醮的錦田鄉村落稱「股」,共有六股,包括水頭、水尾、永隆、吉慶、泰康及英隆。每股都出獅兩隻賀醮。重點行程以各村村口為主,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
十一月廿二日(星期日)農曆氣節是「小雪」, 本應是已涼天氣, 可是當天卻反常地炎熱, 氣溫高達攝氏27度。聽說是五十幾年來最熱的「小雪」。
我這大鄉里從未去過錦田, 因此約了朋友在美孚地鐡站集合, 再乘西鐡到錦上路站轉乘小巴到錦田的水頭村(齋宴地點)。
大鄉里初到錦上路西鐡站, 影幅相立此存照。
外觀簡潔又現代化的錦上路西鐡站。
到錦田水頭村的201-B小巴。
未到目的地, 近村口已見巨型花牌指路。
沿途只見彩旗飄揚。不同的團體各有自己的旗幟。
經過公路可見彩旗引路, 綿延數里, 好不熱鬧。
抵達目的地, 場面更為壯觀。只見一片巨型花牌海, 分屬不同團體致意。
更多的巨型花牌, 延伸至入口處。
路邊插滿歡迎旗幟, 陣容懾人。
花牌背後是巨型棚屋, 供戶內慶典活動用。圖上端三角型是棚屋的頂部。
醮宴入口處。需要團體代表帶領才可進入, 閒人免問。
入口處。裏面範圍很大, 足有幾個足球場之大。
棚屋內滿是賓客, 各自找尋自己所屬團體, 對號入座。
棚屋內一邊有黃色祭壇, 供奉着不同的神祇。
棚屋內另一角。
棚屋內的巨型紙紥神像。這位是哼、哈二將之一。
哼、哈二將之二。
棚屋內的紙紥巨獅。
大聖爺、虎將軍。
屬於不同團體舞獅用的彩獅。將有一場舞獅比賽。水頭村派出由年青人組成的醒獅隊,代表水頭村為十年一屆的錦田鄉酬恩建醮,打嚮頭炮。期望今屆打醮的迎客重任會落在水頭村醒獅隊身上。
場外售賣紀念品的攤檔。
也有販賣蔬果的小販, 趁節日做點生意。
紅心薯是這樣的。可以指示小販割切所需份量購買。
老絲瓜的纖維, 可以用作洗澡去皮膚角質,效果非常的好。
花蕉, 據說拿來煲湯可降血糖, 對糖尿病患有益。
場外設備周到: 警察、消防、救護。
另有流動廁所。
場外露天地方有兩座巨型紙紥惡鬼大神, 打醮後會以火焚化。
這隻惡鬼是「白無常」, 掛着長長的鮮紅舌頭, 好不嚇人。
聯曰: (右) 莫道我冷面無情, 誰是守財奴多于幾個。
(左) 若使你熱腸好義, 人成耗錢鬼休想分文。
另一大神,
但不知是何名號? 可能是建醮儀式中的主角「大士爺」。
整個建醮的高潮在「祭大幽」或「超幽散醮」,是向幽鬼分衣施食,有超渡作用的善行,在儀式進行前會將紙紥的大士爺抬起環鄉走一圈,俗稱「大士出巡」。「祭大幽」時所有孤魂野鬼到場接受施食和超渡,場上鄉民保持默不作聲,於火化大士爺後,正醮便正式結束,並可以開齋吃葷。大部分建醮社區會在「祭大幽」後安排葷盆菜宴請成員。而各家各戶亦會準備燒豬果品到神棚前酬謝神恩。
紅袍道士列隊入場作法。
身穿禮袍的鄉紳隨着道士魚貫入場參加拜祭。
齋盆菜宴場地, 人未到齊已經人聲鼎沸。
準備開餐。餐桌十分擠迫, 不過在這種免費大食會的場合不能苛求了。我關心的倒是走火的安全途徑。
這次參與打醮的錦田鄉村落共有「六股」,分別區域是
「水頭、水尾、永隆、吉慶、泰康及英隆」。我們屬「水尾」股(村區), 但食物一樣, 不是食水尾的殘湯賸飯。
先用錫紙封好的齋盆菜終於上桌。待石油氣爐溫熱後便可進食。
全是齋菜,
最頂層的魚形東西是芋頭製成的。
我的第一碗份量。
飽餐一頓後從棚屋後門離開, 出口對開便是「便母橋」。
「便母橋」旁的「便母亭」。
便母亭有一副對聯。取水頭村「水、頭」各兩字為聯首。
右聯: 水自有源好向筵前談世守
左聯: 頭應共點都從席上數家珍
便母橋
便母橋,又稱「敬母橋」,為錦田鄧氏之十九世祖鄧俊元於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建成。鄧俊元與胞弟鄧彥元幼年喪父,由母親獨力撫養成人。二人成家立室以後,鄧彥年與母親仍居於泰康圍舊居,鄧俊元則遷往水頭村居住。由於兩村為錦田河所隔,其母探望孫兒極為不便。鄧俊元十分孝順, 體念母親的辛勞, 乃購買石料,並從福建漳州聘請工匠建造石橋,連接泰康圍與水頭村,工程歷時六年。該橋以六條長形花崗石為面,方形石塊為躉,全長三十餘呎,石質堅固,至今仍存。橋側立有康熙四十九年之建橋碑記及1959年之重修碑,載有建橋的經過。
============================================
感謝 Peter Yau 提供以上資料
Peter Yau的網誌: http://ckyyau.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