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冬日林間的野生動物

叮噹貓 於 2015-12-11 02:40:19 發表  |  累積瀏覽 485

分類:
大熊和叮噹的家臨近一個小樹林。林裡生長了很多參天大樹,又有小溪來伴,是許多動物的理想家園。

秋去冬來,林裡的大樹已經抖落了所有的葉子,眼前的小樹林雖是一片蕭條與零落,可是林間彌漫著一股冬日的氣息,教人心澄神淨,看來這一位冬美人的冷冷風情絕不比其他季節遜色啊!

冬日觀賞後園的林木,雖然只看見一片枯木椏枝的景象,可是因著樹上葉子完全凋落,我們更能清楚地發現各種動物在林裡活動的情況。好些時候,大熊和叮噹如同進入了大自然的教室,透過觀察各種動物的生態習性而豐潤了我們對動物的知識。

 
十一月中旬的小樹林景色

早前一個清晨,天還未亮,叮噹看見有動物在林間跳躍走動,細心一看,原來是兩隻白尾鹿兒(White-tailed deer穿越樹林,在林間走來走去。又有一天,晨光熹微,叮噹看見一對小鹿正悠然自得地在林中散步,小鹿神態自若,想牠們必是在享受晨光的美好。

兩隻小鹿穿越樹林,在林間跳躍走動
 
 
小鹿悠然自得在林中散步

小鹿是林間常見的訪客,大熊和叮噹常常會看見牠們的影縱。可是有一種夜行動物,在晨光下仍然在樹林裡出沒,那就非常罕見了。或許這一隻浣熊(Raccoon)肚子太餓,因此爬到樹上,用手抓挖樹洞,試著找尋可吃的東西。可惜我們與浣熊的位置距離太遠,因此叮噹和大熊無法清楚看見樹洞內有什麼動物?是鳥巢?還是其他動物的窩,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能浣熊的爬樹本領卻教人嘖嘖稱奇,嘆為觀止。

 
爬樹本領高的浣熊
 
 
浣熊用手抓挖樹洞,試著找尋可吃的東西
 

談及浣熊爬樹覓食的本領高,總不能不分享這一隻大鳥的覓食方法。火雞禿鷹(Turkey vulture)樣子醜陋,不討人歡喜,可是因著牠只吃腐死動物的習性,因此火雞禿鷹亦享有清道夫的美名。說來也很奇怪,叮噹曾兩度看見火雞禿鷹在進食,一次是在路旁,一次是在林裡,遠遠觀看禿鷹津津有味地享用大餐,她雖沒有嘔心的感覺,但總帶著點點不安,畢竟肉食性鳥類的生活習性比較凶殘。

 
樣子醜陋的火雞禿鷹
 
 
火雞禿鷹在路上進食
 
火雞禿鷹在林裡進食
 
 
禿鷹津津有味地享用大餐
 

此外一隻名叫白尾鷂(Northern harrier)的肉食猛禽也叫叮噹大開眼界。近日一個明媚的冬日清晨,叮噹推門往陽台上走,偶然看見一隻大飛鳥從我家後園圍柵上展翅俯衝而下,然後停在林間的枯枝上啄食。原來白尾鷂捕獲了一隻小鳥,正好為牠帶來美味的早點。白尾鷂進食了好一會,亦造就了機會給叮噹拍下短片來作一個自然生態的記錄。

白尾鷂停在林間的枯枝上啄食
 
 
 
小鳥成為白尾鷂美味早點


白尾鷂進餐的短片
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生存的定律,作為人類,我們只可當一個旁觀者,絕不能介入或干預。儘管弱小動物保護自身的能力很低,可是人類一旦插手改變動物的生存定律,大自然的生態便會因此而失衡,最終亦會影響人類在地上的生活。

也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帶著一點殘酷的意思,可是生物既生存在地上就須接受大自然嚴苛的挑戰,適者數增,不適者減就是大自然一個永恆不變的規律。


白尾鹿小資料:

白尾鹿(White-tailed deer)是北美洲最小的鹿種,肩高為1米,體重40-130公斤。牠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鹿兒之一,從加拿大東部森林,到美國東部森林、佛羅里達半島、墨西哥、中美洲國家,到秘魯北部都有牠們的蹤跡。


浣熊小資料:
浣熊( Raccoon)產自北美洲,因牠食前要將食物在水中洗濯,故名浣熊。浣熊在北美洲是很常見的野生動物,一般重5.5-9.5公斤,但有記載最重的可重達28公斤。
浣熊的眼睛與大熊貓相似,眼睛周邊同樣圍着黑色的毛。牠們體長65-75厘米,尾巴有五至六個黑色環紋,尾長約25厘米。大部分浣熊的毛色呈灰色,也有部分是棕色和黑色的,甚至有罕見的白化種。
浣熊是夜行性動物,雜食性,食物以漿果、昆蟲、鳥卵和其它小動物為主。生活在都市近郊的浣熊常會潛入人類住處偷竊食物,加上眼睛週遭的黑色條紋特徵,因此常被人們稱為「食物小偷」。
浣熊一般住在樹洞、地洞或山洞中。每年交配季節是在一月或二月,視乎天氣影響,大概在四月或五月產下幼子,一胎四至五隻。幼子在夏末斷奶以後,便開始獨立生活。浣熊不冬眠,但在嚴寒的冬季會匿藏起來。浣熊一般壽命只能維持數年,不過曾有紀錄,生活在野外的浣熊壽命可高達十二年之久。
浣熊非常適應城市的生活。如果民居內有浣熊出沒晚間時分遛狗要格外小心。城市中小型犬隻被浣熊傷害甚至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


火雞禿鷹小資料:

火雞禿鷹(Turkey vulture),學名為紅頭美洲鷲(Cathartes aura),是一種美洲新大陸禿鷲,從加拿大南部至南美洲南端也有發現牠們的蹤影,火雞禿鷹棲息在遼闊或半開放的地區,包括亞熱帶森林、叢林、草原及沙漠地區。

火雞禿鷹是大型的鳥類,翼展1.71.83米,體長6481厘米,重0.852.26公斤。牠們的身體羽毛多呈深褐色或黑色,頭部及頸部是紫紅色,沒有羽毛,喙短而鉤,呈象牙色。火雞禿鷹生活在野外的壽命可長達16歲,人為飼養的火雞禿鷹則可以超過20歲。 

火雞禿鷹是群居動物,喜吃腐動物,差不多只吃屍體,牠們會以視覺及嗅覺來尋找食物,以低飛來嗅出腐屍的味道。進食的時候,火雞禿鷹經常把牠們的紅色大腦袋伸到動物的屍體裡去以撕咬生肉。

火雞禿鷹是依賴空氣的熱流來飛行,很少會拍動雙翼,牠們沒有鳴管,只可以發出低嘶聲。火雞禿鷹會在洞、空心樹或灌木叢裡築巢,每年可哺育兩隻雛鷹,幼鷹以吃雙親的反芻液長大。火雞禿鷹是美國受保護的鳥類之一。


白尾鷂小資料:

白尾鷂(Northern harrier),學名為 Circus cyaneus,屬中型猛禽,體長41- 53厘米。雄鳥上體呈藍灰色、頭和胸較暗,翅尖黑色,尾上覆羽白色,腹、兩脅和翅下覆羽白色,飛翔時,從上面看,藍灰色的上體、白色的腰和黑色翅尖形成明顯對比,從下面看,白色的下體,較暗的胸和黑色的翅尖亦形成鮮明對比。雌鳥上體呈暗褐色,尾上覆羽白色,下體皮黃白色或棕黃褐色,雜以粗的紅褐色或暗棕褐色縱紋,常貼地面低空飛行,滑翔時兩翅上舉成成「V」字形,並不時地抖動。

白尾鷂棲息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例如平原上的湖泊、沼澤、河谷、草原、荒野以及低山、林間沼澤、草地、農田耕地、沿海沼澤和蘆葦等開闊地區。牠們主要以小型鳥類、鼠類、蛙、蜥蜴和大型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白尾鷂繁殖於歐亞大陸、北美、墨西哥、歐洲南部、西部、北非、伊朗、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和日本等地。




    http://dingdongcat.blogspot.com/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 1874飛飛 於2015-12-16 09:30:45 留言
    多謝介紹! 這樣悠閒及近距離見到他們真難得
  • 舉報 回覆
  • No.1
  • 叮噹貓 於2015-12-17 04:13:10 留言
    原文由 1874飛飛 於 2015-12-16 09:30:45 發表
    多謝介紹! 這樣悠閒及近距離見到他們真難得
    謝謝你,因係因為家近小樹林才看到這麼多小動物,加上我係閒人一個,所以多一點時間遇上觀賞動物的機會。
  • 舉報 回覆
  • No.2
  • Linda_Lee 於2015-12-17 10:04:37 留言
    引用自 '叮噹貓' 的相片:

    回覆:火雞禿鷹好恐怖牙, 個樣係雞, 知道個頭全禿, 火雞禿鷹個名同佢一模一樣
  • 舉報 回覆
  • No.3
  • 叮噹貓 於2015-12-18 01:19:34 留言
    原文由 Linda_Lee 於 2015-12-17 10:04:37 發表
    引用自 '叮噹貓' 的相片:

    回覆:火雞禿鷹好恐怖牙, 個樣係雞, 知道個頭全禿, 火雞禿鷹個名同佢一模一樣
    火雞禿鷹同個名真係一模一樣,真係好醜樣的動物!
  • 舉報 回覆
  • No.4

最多能輸入300字

43
2025
142
2024
127
2023
167
2022
162
2021
188
2020
91
2019
99
2018
149
2017
152
2016
111
2015
155
2014
134
2013
171
2012
200
2011
214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779719

全部攻略 2305

全部回應 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