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蛋撻、桂花糕、馬仔、白糖糕、砵仔糕等傳統舊式甜點,場中央更變了大排檔,供應雞蛋仔、蝦餃、叉燒包、春卷、脆乳豬等等美食,同時還會供應港式風味的即沖絲襪奶茶!甜魔媽媽實在太佩服酒店人員的專業精神了!
雖然這天是吃飽了午餐再來,但面對如此有風味又高水準的風味點心,我也忍不住:開動啦!特別是乳豬、蝦餃、白糖糕及即沖絲襪奶茶,都達星級水準,令人回味不已;請問,九龍香格里拉會考慮增設一間風味冰室嗎? XD
在我們邊享用風味美點的同時,酒店也正式開始這次文化之旅的介紹~ 原來,今年除是港島香格里拉的銀禧紀念,也是九龍香格里拉踏入35週年的大日子!作為尖東地區第一間酒店,九龍香格里拉特別設計了一個「文化之旅住房套餐 The Cultural Heritage Package」(HK $3,800起),讓賓客探索尖沙咀的文化踪跡,更深入了解這個地區。
看完影片,也是時間親身去體驗經歷了:我們這天參加了約1.5小時的濃縮版「文化之旅」(完整版約需4小時完成,中間會有風味茶餐招待),由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出來,第一站就市政府百週年紀念花園 Urban Council Centenary Garden (1983)。經過這裡該有一百次了,這天才知道噴水池上六條支柱,是由舊九龍火車站(1974年由尖沙咀遷到紅磡)保留移過來的!
之後繼續參觀九龍半島最早的天主教堂-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St. Mary's Canossian College (1901),現列一級歷史建築的教堂曾經歷日佔時代的歷史洗禮,連銅鐘也在戰火中失去。
時間關係,我們只在對面看看及拍照,完整版的「文化之旅」還會進內參觀~
之後我們慢慢走到柯士甸道 Austin Road,它與彌敦道 Nathan Road(最初古稱羅便臣道,但與港島區撞名所以改了)原是舊日尖沙咀最重要的兩條大道,昔日很多的軍事、康樂建築全在這兩條大道上,包括下圖一級歷史建築的鎗山會軍營 Gun Club Hill Barracks (1860),還有再下一張的九龍木球會 The Kowloon Cricket Club (1904)。而就近的嘉諾撒教堂就起了醫護作用。
邊聽導賞團的講解,邊看著一幢幢歷史建築,甜魔媽媽終於明白了為甚麼柯士甸道會特別闊(其實尖東一帶也是,大家猜到為什麼嗎?),亦對尖沙咀的感覺更立體、熟悉而溫暖。繼續走下去,原來還有一條李小龍事蹟徑 The Bruce Lee Way;因為揚名中外的李小龍,以前就是在尖沙咀德信學校 Tak Sun School 就讀的呢!
這天我們也去了德信參觀,沒錯,建於1930年的德信學校,亦是名歌星林子祥的母校!大家現在知道他的兒子為何叫林德信了吧?
之後我們兜出彌敦道,去逛逛九龍最早的基督教堂-聖安得烈堂 St. Andrew's Church (1904)。
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歌德式建築的它,曾榮獲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優惠項目獎,進到堂內實在也勾起不少歐遊的回憶呢。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安靜的去看看!
在教堂另一邊,就是由學校活化的文物古蹟辦事處 The 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甜魔媽媽更記得,這裡也是中學時代來拍沙龍照(當時真的很時興!!)的熱點之一!
之後由文物古蹟辦事處與美麗華商場中間的斜路往上走,原來就可抵達訊號山花園,以及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訊號山訊號塔 Signal Hill Tower (1907)。
活動後,一方面為尖沙咀文化歷史氣息的另一面感到無比驚艷,一方面也反省到:我們常去旅行欣賞別國的歷史/建築,卻鮮有珍惜本土的文化瑰寶,為什麼呢?最後感謝九龍香格里拉安排這趟文化之旅,於我意義深遠、特別留文記錄,希望大家也一樣有所得著! 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 Kowloon Shangri-La, Hong Kong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麼地道64號
網址:http://www.shangri-la.com/hongkong/kowloonshangril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owloonshangrila
** 想收到兩小兄妹的最新消息,可以like一下Matthew and Chloe fanpage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