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月亮、金星和木星

叮噹貓 於 2012-02-11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256

分類:
Feb 10, 2012 2:44 AM

看看掛在牆上的月曆,二月七日是月滿之時。晚上抬頭觀天,天上的明月真的又圓又大,特別光亮。屋外沒有城市熣燦的光芒,我們靜靜地關上室內的電燈,柔和的月色像瀑布一般傾瀉在地上,滿室透著銀白的光芒。這種月色下的憩然安舒,相信不是繁忙鬧市的霓紅燈光所能媲美。

伴著皎潔的明月,還有點點繁星,數不勝數。不遠處掛著兩顆耀眼的星體是金星(Venus)和木星(Jupiter),是人類肉眼可見的兩顆行星。三個光亮的星體,月亮、金星和木星看似連成一線,非常壯觀,如此有意思的天文現象,叮噹貓和大隻熊又怎會錯過呢?

早於上週五的黄昏時份,大隻熊甫出家門幫忙清理晚膳後的家居垃圾。正因為這個偶然,他看見了月亮、金星和木星走在一起。一向愛觀星空的大隻熊,急急走回家裏叫喚正在清洗碗碟的叮噹貓,一起走到屋外欣賞這個奇妙的天文現象。大隻熊說道,能夠看見非常明亮的金星和木星與明澄的月兒一起出現的情況不多,我們是幸運地見證了這個美妙的時刻了。


二月三日約下午六時至六時半,在屋前空地上拍攝星空的情況(依次是木星、金星和月亮)



二月三日約下午六時至六時半,在屋後陽台上拍攝星空的情況(依次是月亮、金星和木星)





二月七日滿月,接近下午七時,在屋前空地上拍攝月亮、金星和木星


一輪皎潔的明月



陽台上和空地上拍攝的金星和木星是非常明亮

昔日人類認識宇宙的知識有限,他們會觀望夜空來預測天象,制定曆法幫助人類生活。今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類能夠登上月球探索,相信並不是祖先們可以想像的事情。不過有一樣事情是永恆不變的,就是我們和祖先所看見的星空都是一樣的奇妙和偉大。

人類能夠述說的故事有很多,可是窮蒼所記載著的人類歷史比我們知道的故事更多。或許星空下的人兒是非常的渺小,可是透過小小的眼睛,我們所看見的天空是何等的無邊無際,多麽的廣大遼闊。



二月九日早上六時半,在屋外空地上拍攝的明月

叮噹貓在想,大自然的美好早在創世以來已經白白賜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兒。我們不分地域、不分氣候、不分種族、不分膚色、不分語言、不分貧富、不分才能,都是活在同一星空下,欣賞著同樣皎潔的月亮和閃亮的星兒。只要我們抬頭望天,整個星空就能盡收眼底,大家所享受的星空都是一樣的美麗。

這個奇妙的星空是我們的寶藏,且看大家能否找到像銀盤一樣冰清的月兒?又或如鑽石般閃閃生光的星兒?找到的話,請別忘記與叮噹貓一起分享美麗的星空啊!
木星小資料:

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
木星在古代已為天文學家所認識,並經常出現在許多神話與宗教信仰上。古羅馬人為此天體冠上羅馬神話中的衆神之王朱比特(Jupiter)的名字。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十二年,與地支相同之故。一般而言,從地球觀察木星,它是夜空中第三光亮的天體,僅次於月亮和金星。(火星在其軌道的特定點上,能短暫與木星的亮度相比。)
木星主要由氫組成,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四分之一;岩核則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它的形狀由於自轉快速而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明顯可見有凸起的地方)。外大氣層明確依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容易出現亂流和風暴,最顯著的例子是大紅斑。在十七世紀時人們便以望遠鏡首度發現它的存在。環繞着行星的是鬆弱的行星環系統和強大的磁層。
木星最少有六十三個衞星,其中有四個主要衞星是由伽利略在1610年發現,合稱伽利略衞星。衞星中體積最大的木衞三的直徑甚至大於水星。

感謝 叮噹貓 提供以上資料

叮噹貓 的網誌: http://dingdongcat.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26
2025
142
2024
127
2023
167
2022
162
2021
188
2020
91
2019
99
2018
149
2017
152
2016
111
2015
155
2014
134
2013
171
2012
200
2011
214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743061

全部攻略 2288

全部回應 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