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urricane Irene 颶風艾琳

叮噹貓 於 2011-08-26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16

分類:
Aug 25, 2011 9:19 PM

地震剛在過去的星期二發生,猜想不到翌日星期三傍晚時分,氣象台透過電台新聞報道,向居住花旗東岸的民衆發生警喻。早前於大西洋海面上形成的熱帶氣旋,已經迅速成為颶風正逐步移近東岸各城市,預料將於星期六下午最接近我們居住的首都區域,並在星期日下午於紐約或波士頓登陸。

這個超級熱帶氣旋被命名為颶風艾琳(Hurricane Irene),日前吹襲巴哈馬南部,當地居民形容這是一個極具威力的颶風,已經為該區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和財物損失。氣象台警告花旗民衆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這一個世紀超級熱帶氣旋面積廣大,與二零零四年吹襲花旗造成嚴重破壞的颶風卡塔琳娜不遑多讓。所以有關當局特別勸喻大家要做好防風措施,儲備足夠幾天的糧食,嚴陣以待,守候颶風艾琳的光臨。


2011年8月25日衛星拍攝的超級颶風艾琳
2004年3月26日從國際太空站中拍攝在南大西洋上的颶風卡塔琳娜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由水蒸氣冷卻凝固時放出潛熱而發展出的暖心結構。所以當熱帶氣旋登陸後,或者當熱帶氣旋移到溫度較低的洋面上,便會因為失去溫暖、潮濕的空氣供應能量而減弱消散,又或失去熱帶氣旋的特性,轉化為溫帶氣旋。

在溫暖的海洋上,當水氣冷凝,能量的釋放啟動正反饋迴圈,熱帶氣旋得以形成。

熱帶氣旋的移動主要受到大赤度氣候系統和科里奧利力所影響;此外,科里奧利力與角動量守恆原理也使熱帶氣旋的雲系圍繞着中心旋轉。在北半球,熱帶氣旋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旋轉。伴隨着熱帶氣旋的大風、大雨和風暴潮等等均可以造成嚴重的財物損失或人命傷亡,不過熱帶氣旋亦是大氣循環其中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將熱能由赤道地區帶往較高緯度。

不同的地區對熱帶氣旋也有不同的名稱。人們稱西北太平洋沿岸,如熊貓國東南沿海、香江、高麗國、櫻花國南部、寶島、安南和呂宋等地及附近洋面形成的熱帶氣旋為「颱風」,而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沿岸及附近洋面形成的熱帶氣旋為「颶風」。氣象學上只有風速達到某一程度的熱帶氣旋才會被冠以「颱風」或「颶風」等名字。

熱帶氣旋無論被冠上什麽的名稱,它的產生的確對居住在沿岸的人們帶來不少的威脅。不過這些大自然對氣候的調節方法,我們還是以平常心去面對就好了。畢竟天不是常藍,偶然經歷風暴,才能享受雨過天晴的美好。但願這個世紀超級颶風艾琳輕輕走過花旗,帶來點點雨露就夠了!

感謝 叮噹貓 提供以上資料

叮噹貓 的網誌: http://dingdongcat.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25
2025
142
2024
127
2023
167
2022
162
2021
188
2020
91
2019
99
2018
149
2017
152
2016
111
2015
155
2014
134
2013
171
2012
200
2011
214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740803

全部攻略 2287

全部回應 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