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有一個童年重要的地標成為歷史,北角碼頭露天巴士總站5月14日凌晨,就會遷移旁邊新的室內總站。陪伴這一代香港人接近60年的北角碼頭廣場巴士總站,光榮完成其歷史任務。
這個總站在1958年啟用,跟舊北角村和渡輪碼頭可謂連成一體,而且佔地甚廣,算是港島東區三大巴士總站之一,進駐多條皇牌巴士線:10、23、38、42。總站最大特色是貼近碼頭一角的圓形車長休息室。中巴年代,北角碼頭算是中巴代表的總站,休息室外牆也塗有中巴公司的標誌,其後由新巴接受港島區的巴士服務後,休息室就塗上白和橙的新巴代表顏色至今。
巴士總站差不多有花甲之齡,見證過海鐵路搶走渡輪大量客源,舊北角村2003年清拆,昔日人流暢旺的碼頭總站熱鬧不再,鄰近社區也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周新穎的高樓住宅和酒店愈蓋愈多,那些舊區獨有的唐樓建築跟北角碼頭巴士總站一樣,敵不過時代洪流的更替。有誰不想安居在更好的生活環境呢?市區重建是理應是一件好事,不過,重建換來的是密不透風且天價難買的高樓住宅,社會是在進步,還是退步呢?
碼頭和巴士總站一段過路斑馬線,黑白相間的黃色安全燈,也好像是昔日的產物。
市區土地寸土尺金,露天巴士總站不符合效應,等待巴士的乘客也要雨淋日曬。所以現在新增的巴士總站都是遷入室內的交通交匯處,上蓋能夠興建商場、房屋樓宇和其他政府設施,這種土地利用方式或許更加迎合香港發展所需。
露天巴士總站愈來愈少,也許很快只能成為我們一種集體回憶,香港也少了一種社會情懷。
北角碼頭應該是很多人的一個集體回憶。當年父母輩就是利用這些透過渡輪和巴士接駁,往來香港和九龍兩地通勤。
每一個巴士路線佔據一個坑狀的巴士停泊處,因為一班渡輪的乘客蠻多的,加上附近的居民,那些年代在總站等待的乘客數目不少。相信很多人在通勤的歲月裡,經過這個總站,一定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也可能是溫馨的、浪漫的、匆忙的、暗地裡的,如果讓你重遊舊地,你會能夠回憶多少屬於自己的難忘往事呢?
以北角碼頭作總站的巴士路線,因為服務地區覆蓋港島多個地方。
10號途經銅鑼灣、灣仔、中西區至堅尼地城
23號途經銅鑼灣和中西區的半山
38、42號前往香港仔、華富邨一帶
63、65號前往赤柱、淺水灣
27號直上寶馬山
82號服務東區的筲箕灣和柴灣
近乎貫通港島的東西南北,所以北角碼頭順理成章是很多港島區居民心中的代表巴士站,不少傳媒也曾經在這裡報導一些關於巴士服務的新聞消息。
然而,鐵路網絡進一步伸延港島西區和南區,巴士在交通運輸的地位大不如前。
由繁華步入寂靜,當年巴士總站的光輝歲月只能活現在我們的記憶裡。
過了今天,露天巴士總站就成為建築地盤,新的高樓將會取代北角舊區的風景線。
============================================
感謝 竹仔Bamboo 提供以上資料
竹仔Bamboo的網誌: http://everydaymarkyourlife.blogspot.hk/
============================================
北角碼頭
釜山水族館
Thormork 冰島高地
六義園(東京)
中環街市
珠璣巷
數碼廣場
G-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