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天色昏暗,尋且下起暴雨來,街上行人紛紛撐起雨傘,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乍見一個穿着膠布雨褸的小孩,她穿的不是什麼卡通人物的雨褸,而是六七十年代以暗啞黃色膠布剪裁而成的傳統雨褸. 看着,思緒飛翔回到小學時代的雨天,那年頭沒有小童雨傘,而縮骨傘是可即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下雨天一般小童都是穿膠雨褸的,雨褸比雨傘優勝的地方是不需要用手撐起雨傘,可賸出雙手拿東西,更有甚者在狂風暴雨期間你不用拿雨傘和強風搏鬥 (其最終結果是雨傘壯烈犧牲); 但雨褸有幾個問題,一是一般的雨褸只長可及膝,在滂沱大雨期間,膝蓋以下的地方定必盡濕,有時候穿得不緊密,或又或者要連着書包一起穿,那雨水便會從隙罅中滲入,人便會全身盡濕. 然而雨褸的致命傷在於焗,雨季通常在夏天,香港的天氣甚是濕悶,微雨天穿着雨褸,比焗桑拿還要辛苦. 傳統的膠雨褸質地比較厚,穿着身上跟人一起擠巴士,當年巴士又有沒有冷氣,逼沙甸魚期間,穿着雨褸,一程巴士下來全身冒汗,不必淋雨也全身濕透. 現在的小朋友下雨天都用色彩繽紛的小雨傘,交通工具都有空調,跟我們當年比較真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膠雨褸消失在我們的眼前僅不過是十多二十年的光景,但時代步伐迅似光速,很多童/青年代的日常事物今天已去無蹤影,以下的事物你又有多少印象,多少記憶? * 電話薄; 我記得,直到八十年代,電話公司每隔兩到三年便更新電話簿,每次我都得專程往上環清風街換領中心,領取三本非常沉重的電話簿; 一本是香港,一本是九龍及新界區,最後一本是商業黃頁分類電話薄
* 拍拖報; 舊時茶樓門口例必有一個報紙檔,有些大茶樓甚至左右逢源, 即門口的左邊右邊分別都有一個報紙檔, 方便茶客上茶樓之前買報紙歎. 七十年代以前熟客是可以換報紙的, 其做法是顧客上茶樓前先買一份報紙, 待飲完茶後以手上的報紙免費換取另一份報紙. 我小時候很是好奇, 那份已被人看過的報紙報販是否會當嶄新的報紙出售? 此外,報紙檔在下午三, 四點鐘左右 (晚報出版前) 便會將兩份報紙摺疊在一起, 以一份報紙的價錢出售, 以達至盡快清貨的目的(因為很多報紙是不能回紙的) , 行内稱之爲拍拖報 . * 酒樓以廣播呼叫茶客聽電話;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人們會打電話到酒樓找茶客,接待員接到電話後便會在擴音器呼叫,謂有電話找某某,並請他按那條線聽電話 *去士多借電話打, 飲支汽水
* 放工買份晚報返屋企歎
* 年青人聯群結隊去涼茶舖飲酸梅湯, 火麻仁(年青人不喝涼茶), 睇電視和聽點唱機
* 全版電影分類廣告
* 電視機租賃; 八十年代之前,電視機被視爲奢侈品,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得來, 除了分期付款外,供應商為了促銷, 更提供電視機租賃服務,其優點是用戶可以隨意更換型號,我記得謝賢和狄波拉便曾賣過電視機租賃的廣告 * 將鎖匙擺喺隔離屋或者相熟鋪頭; 那年頭人情味特濃,人與人之間彼此信任,以至於他們會把屋企的後備鑰匙放在隔離屋或者相熟鋪頭,以便若忘記帶鑰匙時,可以隨時取得備用鑰匙,我記得母親長期把一套後備鑰匙寄存在爹核士街"全安紙紥舖", 貪其夠近夠方便, 當然, "信得過"是最重要的因素 * 街頭寫信/報税檔; 六, 七十年代的人的識字率不高, 加上很多人都有親戚和家人在大陸, 所以需要幫襯這些"衆人秘書"寫家書. 今日環境大變, 絶大多數寫信佬均已退休, 僅餘小部份以提供報税/代填寫申請表格服務維生
* 餐廳酒廊有駐場歌手獻唱 * 傳呼機; 八十年代傳呼機剛開始流行, 但初期仍只是小衆的玩意, 那年頭有部傳呼機是"身份象徵". 我記得其時在酒樓飲茶¸忽爾隣座BB聲大作, 機主即站起來問茶博土 "邊度有電話? 我要覆 call". 盡顯豪客風範
* 廿四小時相片沖印服務 * 因為沒有手機,所以約見面的時間不能隨便更改, 我便試過因爲言語上的誤會, 和朋友各自在同一幢大厦的不同門口枯候了整整一個下午, 最終仍是見不著對方, 這在手機泛濫的今天真的不可思議 * 到影帶出租店租錄影帶回家看 * 用手寫信, 交筆友 *用卡式錄音機從電台節目中錄下自已最喜歡的歌曲, 但每次都會錄到DJ的聲音
* 捧著超重的卡式錄音機去旅行
* 用VHS 錄影機錄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 以便可以隨時翻看 (頃閱報章,得知全球目前唯一仍在生產VCR錄影機的製造廠商船井電機將於今年內停止製造VCR錄影機,這意味著VCR錄影機將正式成為歷史)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