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日期:2016-03-31
在中國境內,被稱為「孫中山故居」的地方,有如天上的繁星,這間位於黃埔軍校舊址內的洋房,也是其中之一,原是教職員宿舍,但因孫中山(1866-1925)曾在此下塌,在其逝世後,被改建為總理紀念室(想來他應該在那裡住了沒幾多天)
孫從前的臥室
那棵樹很厲害
故居對面的樓梯
可直上孫中山紀念碑,這種紀念碑在中國,要多少有多少,不用花腳力上去
故居的另一邊,面向珠江,岸邊有一座大型船塢
現在的故居有兩個常設展覽,分別是地下的「軍校校史陳列」,和樓上的「孫梅軼史 — 孫中山、梅屋莊吉與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舊址的前身其實是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粵海關黃埔分關,下圖是當時職員的工作手冊
梅屋莊吉(1868-1934)是孫中山的日本友人,亦是其革命事業的最重要金主,自孫第一次對清朝發動的「廣州起義」(1895年)開始,直到孫逝世,梅屋對他的支持,無論是物質上,還是心靈上,都從沒間斷
武昌起義(1911年)成功後,梅屋受同盟會委託,為革命軍籌措軍費,他自己一個就出資250萬日圓(超過今日一億港幣)發行軍票,於受革命軍控制的地區流通
在孫中山死後,梅屋斥資鑄造四尊孫中山銅像,分別贈與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廣州中山大學、黃埔軍校和香山縣(即今日中山市)孫中山故居,其中位於孫中山故居的銅像於1938年因中日戰爭,當地反日情緒高漲而遷往澳門,現放於澳門國父紀念館內,下圖為時任黃埔軍校教育長林振雄(1888-1964)請求梅屋贈送銅像給黃埔軍校的信
孫中山的兒子孫科(1891–1973)向梅屋報告孫中山離世的電報
梅屋在斥資鑄造孫中山銅像時,原本是打算鑄造七尊的,後因資金不足,最後只造了四尊,可見他為了資助孫的革命事業,真的是散盡家財,但結果卻是一場空,而其和孫中山所高舉的「大亞洲思想」,其本意,原是希望亞洲各國能脫離歐洲的控制,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但這正正就是日本侵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藉口,為亞太地區帶來無窮的災難‥‥
累積瀏覽 405534
全部攻略 315
全部回應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