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梨木樹-城門-林徑-鉛礦坳-大埔

山水小組誌 於 2016-08-07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1322

分類:
今日仍是十分炎熱。沒有什麼路線選擇,大欖已走過幾次,新界東北交通不太方便,就去城門水塘吧。水塘周圍林蔭蔽日,美中不足是在山谷中,沒有涼風,但總比走柏油路好。約好在梨木樹集合。未起步,大家都留在商場內,八點半下去巴士站,「撈」到何師兄。

 上幾次都是走水務車路,經「豆腐廠」上水塘。今天我們走另一邊,去城門道上引水道。這邊要穿過梨木樹邨,橫過和宜合道。





 照例上和宜合村,上引水道。








 晨早太陽已猛烈,又沒有涼風。預計今天都不會舒服了。夏天行山就是這樣,捱過七、八月,到九月便漸入佳境。





 由這裡轉入林道。沿城門水塘西面的塘畔徑走。




















 西面的塘畔徑唯一可觀的景點,便是這條白千層走廊





 不久,便到草坪,看似是一片田畦。大概是一條舊村遺址。參照下面的舊地圖,似乎是河背


 過灰橋,那是大城石澗下游出口。











 再前行不遠,來到一個分义路口,那裡就是林徑的入口。








我們走的林徑入口就在這裡,入口旁有地圖板。這條林徑是條舊村徑,是百年前村民下山的一條路線。





這就是我們今天走的林徑。


這是上世紀初的地圖。城門水塘還未興建,可以找到城門八村的其中幾條。我們今天走的林徑就是藍線部份。可以對比上圖的大約位置。





 等齊人,整理一下,便開始入林上山。這條路去年七月走過,那次我們走到相思林徑的高度,十分辛苦。今天我們在最低的路口轉右去鉛礦坳,這便輕鬆得多了。








 雖然已有百年歷史,村已荒廢多年,但這條村徑仍是寛闊開揚易走。

















 既是舊村的田畦,當然有果樹留下。地上時滿佈不知名的小果子。























 林內沒有風,雖在樹蔭下,在炎夏中,還是十分悶熱,上到一半路,要停下來小休。











經過這個警告牌,牌後應有一條荒徑,通往谷中的大城石澗,或許更可以通往舊村「芙蓉山」或「虎蹤徑」。路旁還有紅色布帶,有機會去探一吓。




















 過了剛才那個警告牌,向上行幾分鐘,便到我們要轉右的路口。








 路口轉左,有一個警告牌。走那邊要先向下橫過一條小澗道,再直上至相思林徑、肥佬麥那條橫山徑。去年我們便轉左上山。今日上到這個高度便算了。





 轉右走,山徑大致是橫向的,直至鉛礦坳前的「大城石澗段」林道。




















這段山徑全程都在林中,兩旁都是樹木,景觀不變。路中偶然有一塊大石,或是有溪澗,才有點變化。











本來有點擔心颱風過後,這條山徑會滿佈斷樹水氹,甚至有山泥傾瀉阻路,但今天走來,大致暢通無阻。



































     雖在密林中,颱風也吹斷一些樹木,但也不太阻路








 地下拾到一個山橙,不過未熟的。

















 途中經過幾條溪澗。到一條水量較大的,他們便停下來小休歇腳。有幾位隊友先洗毛巾降溫,後來便索性坐下來,懶理前面還有兩個隊友。














 他又帶來兩個西瓜。就趁機切開,分給大家吃了。




















  吃完西瓜,要起步了。


 才發覺這位隊友在洗頭。


 休息夠了,才出發去鉛礦坳


























 在後半段,路有些起伏,但落差不大,不會太辛苦。














 最後走到林道。兩位隊友在那裡久候了。








 在林道走不遠,便到鉛礦坳。








 這隻牛在食草。顏叔拿出西瓜皮餵牠。








 吃了兩塊之後,這隻牛便跟著我們,走到鉛礦坳涼亭。


 顏叔把西瓜皮盡給牠吃了。


 今日路程落差不大,休息也足夠,於是我們便繼續行程去大埔滘林道,沒有在鉛礦坳停下來


 途中走捷徑。原來坡度頗大,不好走





到麥徑登草山山口。大家還想加料,便上草山,從另一邊下山。這條路線直線距離會短一些,不過沒有人會有興趣了。











  轉左落林道去大埔滘。大家有點累,不落黃啡路,直走車路算了。








 這兩條落黃啡路的小路,新舊版郊遊圖都是沒有的。





 右路長、左路短,當然揀左路了。


 地圖顯示這裡附近有路落半山洲。不過小心留意左面樹林,沒有發現。


 最後都是走這條豪華山徑落水務車路。





 今天走涼亭後,龍城堡外圍的小徑落半山洲。











 貼著鐵絲網而行。

















 到轉角位,轉左入一條隱徑向下走。








上半段只有路坏,除看到兩條布帶外,路線不明顯。下半段有石級,沒有走錯路了。











 到大路轉右。


 這是出口位置








 繼續沿車路下山。








 車路彎彎曲曲。落碗窰的路程比想像中長。




















 對面是碗窰路。











 零四年二月我跟山水旅行隊走過這條路,山上有間名為「鳳凰山」的道觀。這些當年拍的照片,就給大家回憶一下吧。 



















============================================

感謝 山水小組誌 提供以上資料

山水小組誌的網誌: http://sansuiteam.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新晉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364090

全部攻略 244

全部回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