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立法會候任議員在就職宣誓時,把誓詞中的China讀成「支那」,被認為帶有侮辱性。「支那」一詞,是否辱華,一直有不同見解,最奇怪的是在1940年竟然有一套名為《支那之夜》的電影,除在日本上映外,還公然在東北省「滿州國」、香港與上海等地上映,而且得到不錯的評價。據說該片是以李香蘭唱的《蘇州夜曲》為靈感拍攝,可說是先曲後戲,《蘇州夜曲》亦順理成章,成為電影插曲。
《蘇州夜曲》由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作曲,旋律古典優美,由受過聲樂訓練的李香蘭唱出,更為悅耳非凡。李香蘭在《支那之夜》中飾演一中國女子,因戰亂中失去雙親,所以痛恨日本人。其後偶遇日本船員,對她仔細照顧,遂漸不再恨日本人,還相愛以至結婚。《支那之夜》的情節是否算得上「辱華」或有爭議,但日本人拍的電影,對日本歌功頌德,麻醉中國人的戒心,則在所難免。多年後,電影再上映時,已改名為《上海之夜》了。
「支那」一詞,由來已久,當初或不涉及貶義成份,但隨著世情和時間轉移,這個詞曾被用作民族歧視的演繹,「支那」已被認為是帶有侮辱性的用詞了。企圖與一個民族劃清界線,不必用上侮辱性的用詞。《支那之夜》已改名為《上海之夜》,但有些人是否仍先入為主呢?
感謝 新月人 提供以上資料
新月人的網誌: http://notsomoon.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