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世界客都-梅州(3) 客家博物館

Kei_Au 於 2012-08-25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31

分類:長線旅遊 博物館 古蹟 ;地區:其他
世界客都-梅州(3)  客家博物館

還未寫介紹的, 記得再返來看啦!



食完Lunch 後,繼續最後一天的行程了,原天昨天想去參觀的中國客家博物館,因為星期一休館的關系去不了,所以今天想返去參觀一下。  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梅州市內, 大家可乘坐 "篤篤"前往,如果從葉劍英公園出發的話,車費約10-12元人仔,  大家也可沿梅江的東山大橋慢慢行過去也可到達的。





途經東山書院, 不過大家不要誤會, 這裡和東山少爺沒關系的!  東山書院建於清末時期,陪 好有歷史價值。書院培育出不少人才, 之前中共的葉劍英元帥都在這裡讀書的, 所以這裡便成為梅州的重點歷史古蹟。大家於前往客家博物館途中, 可花約十多分鐘入內參觀下的。






參觀完東山書院後,  便繼續行去中國客家博物館, 來到後真係感到大喜呢!  原來這裡是不收入場費的!


客家博物館於2008年開放, 主要展出關於客家的歷史文化和展品等等,  館的外形也運用了像客家建築的特色。 其實國內不單單只有梅州才有客家博物館的, 其它地方有大量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如福建、江西、四川成都、 甚至台灣等等的地方都有客家博物館的。  由於梅州是世界之都, 所以點可以無呢!





博物館的入口, 大家能看見寫了甚麼的兩大字呢?


加埋客家人這幾個字的話, 客家話的意思應該是 我是客家人的意思。

''

博物館主要有 "客從何來"、 "客家風情"、 "地標圍屋"、"人文秀區"、 "客家騰飛"  五大展區。  其實去完這博物後, 覺得這裡主要以相片、文字為多, 真正的展示品沒有太多的! 規模同香港的博物館是無得比的! 不過這博物館是免費的, 要求不可太高!所以都係好似董太話齋唔好一味complain,complain,complain啦!






看這裡關於有關客家人的文字介紹後,仍然感到定義得不太清楚,  後來看過維基百科的解釋後, 感覺較好。 
於秦朝末至宋朝初, 黃河流域漢族居民數次南移, 到達廣東、福建和江西的交界處, 定居下來。  之後同南越族和其他族通婚, 經過成千多年,  形成了客家族, 有自己的獨特文化和客家語。 其後客家人不斷移居至其它地方, 甚至東南亞等地。  不過其實似現今的香港,已經好難去深究誰是客家人,  因為算起上來, 是客家人或客家人的後代的話,可能有成三份之一架!  所以就算問返奇自己是否客家人的後代, 自己也不知的, 或者祖先是客家人移民廣東南下定居都有可能的!真係好難深究的!



這裡講的是 5 次大遷移, 不過都應為於維基百科所講的六次大遷移較為合適,  第一次在秦朝时期:秦始皇派大軍平定南方的百越族, 即嶺南地區, 後來獨立為南越國,定都現今的廣州。 當時南下的軍民定居廣東地區,並與越族通婚。而最後一次是太平天國時期, 中國戰亂, 大量的廣東人(包括客家人), 移居至東南亞各地。 


.................................今晚寫住咁多先啦!明晚繼續,記得再返來看啦!










館內最好玩的是一個很大本的電子數碼族譜, 大家只需用手於數碼族譜的Screen 上輕輕一揮, 便可揭去另一頁,幾好玩架,不過可惜忘記了拍照! 另外大家亦可於族譜上查到自己姓氏的來源。























客家婦女在耕作。




客家舞火龍


這是客家龍燈, 是客家人用來作祈福消災的,  他們應為 "龍燈入屋, 買田造屋", 另外客家人應為龍燈也有驅魔的作用!


好吸引呢!




這就是之前遊土樓時同大家介紹過的, 原來這一支支的就叫作石旗杆,是村內的人有了功名而起來作為記念的,  所以有越多這些一支支的東西就代表越威水呢!






這半圓形的建築是龍圍屋,  除了土樓外, 龍圍屋也是有名的客家特色建築。  看到屋後是較斜的嗎?  像山波一樣, 因為龍圍屋多是依山而建,圍屋也可起了防衛作用! 



看完博物館後, 於梅州市內行街時發現有賣客家豆腐啦!  總算係客家之都食到, 不用回到香港的客家好X才食到呢!正式來講,這是煎酿豆腐煲, 除了煎酿魚肉豆腐外, 還有埋魚蛋和牛丸的,  都係點這種梅州辣椒醬食的。  客家豆腐的價錢分為 8RMB, 10RMB, or 20RMB。 而這份量好似是 10元人仔的, 真係好底食呢!


而炒米粉都只不過是10元人仔, 炒得好香呢!看見個個客都叫這米粉, 所以都跟著叫。 其實店內唔係有咁多野食order的, 不過貴精不貴多!   看見店內大部份客人都是order 煎酿豆腐煲、 炒米粉和牛雜的, 可想而之必定有番咁上下啦! 不過可惜當時無order 牛雜!



大家會否看見都想試試呢?



食完後買手信回港, 不過後來發覺大部份手信都是好看不好食的!  尤其是買回來的特產梅菜, 真係好差, 朋友說味道像菜乾一樣,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貪方便於當地超級市場買, 都係去返當地的客家特產店買,可能品質會好D!  第二天早上乘巴士回香港, 交通需時約6-7小時, 巴士回香港都算方便!






感謝 Kei_Au 提供以上資料
http://keiau.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其他
  • 攻略時間:1日以上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206220

全部攻略 431

全部回應 0